鹤城晚报刊登我院心内二科主任孙爽《关“心”常在》

  • 2016年6月22日《鹤城晚报》C5版

    原文如下:

    关“心”常在

    得了“冠心病”怎么办?如何治疗?

    现代生活中,冠心病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了。其危害表现在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还有逐年上升趋势。以13亿人口的数字推算,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著名艺人古月、高秀敏、马季、侯跃文以及谢晋等都死于心脏性猝死。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如不及时得到治疗,轻者会出现胸口剧烈疼痛,重者会当场猝死。

    指导专家: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爽

    擅长领域:目前开展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急诊、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已非常成熟,急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支架植入术及主动脉球囊反博术挽救了大量心梗病人的生命,开展的先心病封堵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顽固性心衰达省内先进水平。积极开展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综合楼3 楼心血管内科专家诊室

    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杀手,作为一名资深心血管内科专家,能不能为广大读者揭开这个杀手的真面目呢?

    冠心病是由于心脏本身的供血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所致。简言之,冠心病就是发生在心脏的“交通堵塞”。动脉粥样硬化是一渐进的过程。血液中脂质含量长期过高,逐渐沉积在动脉壁表面,腐蚀动脉壁,使动脉弹性减小,通道变窄,进而阻碍血液流动。如果以上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持续进展,硬化斑块不断扩大,并能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堵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才会出现当场猝死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血压高、胆固醇高会引发冠心病,控制高血压,和胆固醇是预防和预防冠心病的关键,这其中的原因有什么?

    虽然高血压本身的症状并不严重,但持续血压增高会引起全身动脉硬化,易导致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损害,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物,长期稳定控制好血压。冠心病的发病及其合并症所造成的死亡,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增加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上压)每下降10mmHg,冠心病发生危险约减少1/6,且卒中发生危险减少1/3。长期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延缓冠脉病变进展。

    控制胆固醇可以降低冠心病危险。一般来说,如果降低了您的胆固醇1%,冠心病的危险性就降低2%。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升高1mg,男性患冠心病的危险降低2%,女性的危险则降低3%。而且,就算血脂正常,最好不要随便停药,因为降脂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长期血脂达标有助于防止复发。

    冠心病急性发作时会有哪些先兆?有没有自我救护的办法呢?

    会出现以下症状。一是心绞痛:短暂胸痛、胸闷,一般持续数分钟,有时疼痛会放射到左肩及上臂。二是心肌梗死:胸痛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呼吸困难、恶心、心慌、大汗等。

    出现冠心病征兆时,不要勉强坚持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危险常常发生在“坚持一下”之中!心脏肌肉对缺血的耐受性低,冠状动脉一旦出现阻塞,心肌很快就可能出现异常或坏死,心脏就不能正常工作。

    当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自我救护:应立即坐下或平躺休息,立即含服硝酸甘油(请随身携带),一般3-5分钟可缓解,如不缓解,可反复服用2-3次,如服药效果不佳,最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就目前医疗状况来看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治疗。一是药物治疗,这是传统的保守治疗,也是其他治疗不可缺少的基石;二是冠脉介入治疗,这是微创治疗,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下支架,目前发展的最快也最先进,病人创伤小、恢复快;第三种就是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冠脉搭桥术,需要开胸,创伤较大,目前主要用于特别复杂的病变和高危病人。

    提到“冠脉介入”疗法,很多病人担心医师技术是否过硬及手术是否能成功,怕发生意外,会不会有并发症,顾虑重重,您能否详细的介绍一下?

    近几年,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每年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操作成功率已经达到95%以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5%以下,其中严重并发症更低于1%。药物涂层支架的问世,使得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下降了至少20%,支架内血栓比例与金属裸支架相似,大约不到1%。总体来说,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就拿附属三院心血管内科来说,这项技术已作为常规技术来开展,技术非常成熟,据全国网上直报统计,附属三院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数量(包括冠脉造影、冠脉支架)居全市前列,达到省内医院同级水平。成功的冠脉介入治疗需要两个方面做保障,一是要有先进的设备,二是要求有经验成熟的医师来操作。2008年,附属三院就购置了世界先进的Phil ips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它通过高清晰度数字化图像,为介入治疗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保障,同时,附属三院医师通过到上一级医院培训学习,均获得了这方面技术的资格认证,经验非常成熟。

    介入治疗,全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是一种微创治疗,通过特制的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精密仪器,对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进行疏通的治疗方法。可以直接用支架将血管撑开,恢复血流。

    PCI术的具体操作步骤:首先,医生会经由病人手腕的桡动脉或腿部的股动脉穿刺插入一根细小导管。接着,沿着动脉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注射了在X线下能显影的造影剂后,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在X线下就一目了然。如果发现有血管狭窄或堵塞,就在病变处扩张球囊,并视情况置入支架,使因斑块而狭窄了的血管腔扩大,从而改善心脏血流。

    有些冠心病病人出院了就以为是万事大吉了,不用再来医院了,这样可以吗?

    这是误区,出院后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现在畅通的血管可能有再次堵塞的可能,保障血管的长期畅通才是目标,要坚持长期康复治疗,坚持长期服药,积极生活调理,定期复查。要正确及规范地吃药。按时服药:上午6-12点,尤其是睡醒后的头3个小时内,心脏最容易“闹事”,所以多数的药物最好在每天早晨一醒或早餐后服用,要养成按时服药习惯,避免漏服。按量服用,各种药物的用法和用量,都是通过反复的验证得出的,它一方面能发挥最大的抗病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将副作用最小化,大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地吃药,而不是轻信小广告,自己乱用药。

    无论病情稳定与否,出院后定期复查决不可少,尤其是介入治疗的病人,通过定期复查,医生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疗效,从而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专业指导,并调整用药种类和药量。如果病情加重或复发,可以尽早发现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一般建议出院后至少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时来医院随访检查。其中出院后半年、1年,建议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以便及早发现支架内再次血栓形成及其它新发病变,1年后复查周期可适当延长。

    很多心血管疾病的成因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在这里您能给广大市民提些中肯的建议吗?

    把好心血管疾病第一道防线的健康观念,提倡“4+4”理想健康标准。4个理想健康因素:不吸烟或戒烟至少一年以上,不治疗血压<120/80mmhg,不治疗总胆固醇< 5.2mmol/l,不治疗空腹血糖<6mmol/l;4个理想健康行为:不吸烟或戒烟至少一年以上,坚持有氧运动,保持健康饮食,体重指数<25千克/平方米。由于吸烟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证据充分,所以在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中都纳入了“不吸烟或戒烟”这一要素。

    只有通过健康行为使体重、血压、血脂、血糖保持在理想水平才能称之为“理想健康状态”。促进心血管健康的4个理想健康行为和4个理想健康因素不仅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同时可明显降低非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包括肿瘤、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肺疾病的死亡率,从而拉动整个慢性疾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