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家庭来说,“剖宫产瘢痕妊娠”曾是一个陌生的医学术语。但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这个词和它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再生育的人群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渐渐成为妇产科一种危及孕妇生命的常见急诊之一。近日,37岁的曹女士就因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大出血,在死亡线上走了一遭,终因妇三科医护人员抢救及时保全了子宫与生命,目前,曹女士已痊愈出院。
曹女士曾在3年前剖宫产产下一子,此次因停经两个月余,发现宫腔内包块三天前来我院。此前,曹女士在外院就诊,诊断为葡萄胎。入我院妇三科后,曹俊丽主任综合分析后考虑曹女士有瘢痕子宫妊娠的可能,这预示着曹女士病情比较危急。
充分术前准备,曹俊丽主任为该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刚刚进入宫腔,即出现喷射样流血,曹主任及医护人员立即快速给予应对措施,与此同时患者出现血压急剧下降,随即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间就是生命,立即抢救!经过紧张抢救,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然而,此时危险并没有解除,严重失血将随时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立即手术治疗。在曹主任的现场指挥下: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打开双静脉通道、输血、输液一气呵成,并向患者交待病情,立即开腹手术……手术在分秒必争的进行,医护人员同死神争夺着同一条鲜活的生命。终于,经过全力抢救,患者成功地被从死亡线拉回。
曹俊丽主任介绍,瘢痕子宫主要发生于剖宫术、子宫肌瘤核除术、子宫穿孔或破裂修补术、子宫成形术等妇产科手术之后,其中剖宫产术是瘢痕子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子宫瘢痕妊娠,就是指胚胎着床在剖宫产的旧瘢痕处。女性怀孕后子宫会不断增大,子宫肌纤维被伸展拉长数百倍,临产时子宫强烈收缩娩出胎儿。如果子宫正常,完全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但子宫瘢痕处属于薄弱区域,在胚胎不断增长、子宫增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破裂,出现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由于起病急,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必要时需切除子宫挽救患者生命。
曹俊丽主任提示,孕产妇一定要慎重选择第一次分娩方式,不要轻易选择剖宫产,应减少无指征剖宫产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后的妇女,应重视避孕,减少意外怀孕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风险。
妇三科 陆相辉 宣传科 张吉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