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患者陶某终身铭记。生死20分,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20分钟,就普通人而言,可能是一顿早餐、一个短短的午睡、听几首歌抑或是一局小游戏的时间,可这短短的20分,却是主宰心脏破裂伤患者陶某的生死时间、却是医护人员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黄金时间。12月19日,我院胸心外一科、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携手合作,在惊心动魄的20分钟里,成功为陶某做了开胸心脏缝合手术,挽救了他的生命。
12月19日17点48分,胸心外一科主任韩振东像往常一样,从医院回到了家中,刚进家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被告知一位外伤患者正在紧急转入我院的途中,等待他去救治,他没有丝毫停歇,立即通知科里的医生护士迅速返回医院做好救治准备。
18点35分,科室所有医生、护士全部到位,准备完毕,在住院综合楼一楼等候患者到来。
19点整,因意外致伤的49岁男性患者陶某被紧急送到我院,此时,他浑身是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命悬一线。此前,已经某县医院胸部CT检查发现其心脏影增大,进行性低血压,呼吸困难,怀疑有心脏损伤,经过韩振东和医生们的检查,发现心脏位置随着心跳有鲜血涌出、心跳快而细弱、呼吸急促、精神恍惚、烦躁,考虑为比较凶险的胸外科急症—胸外伤合并心脏破裂,随时可能因为失血过多、心脏停跳而逝去,情况非常凶险,必须立即手术。
生命正在游离远去、而时间却无法叫停,病情就是命令!简化程序,启动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直接将病人送往手术室。胸心外一科、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状态,迅速而有序的进行术前准备。就在将患者推向手术室,刚被推进电梯的一瞬间,患者突发心脏骤停,胸心外一科副主任白学义立即给予患者心脏按压,一直持续到手术室。
19点20分,患者被推入手术室。麻醉师姜伟和护士崔会子开始为患者做麻醉和最后的术前准备。可是救命的鲜血此时还在从血站运送到医院的途中,而患者已处于休克状态,血压已经降到高压30毫米汞柱、低压20毫米汞柱,如果再等下去患者的生命汲汲可危。怎么办?巨大的考验等待韩振东主任的抉择!医生的责任和担当容不得半点犹豫,明知风险也要全力以赴。面对生命,韩主任和他的团队放下荣辱,甘愿冒巨大风险,与死神一搏,他毅然决定,马上开胸!
19点40分,胸腔被快速打开,探查中发现患者右心房有大约2.5厘米的创口,并还在继续出血,白学义一直用手压迫出血部位、减少出血量,韩振东用心耳钳夹闭创口。这时血液送到了,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进行补液。韩振东用专用的滑线快速准确地在跳动的心脏上进针、出针、拔针,打结,干净立落迅速缝合了第一针,出血被有效的控制,第二针、第三针……心脏伤口终于被缝合,出血完全止住了。患者的血压也逐步回升,40、60、80,随着麻醉师欣喜的报数,手术室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大家知道手术成功了,患者的生命保住了。这时,指针指向了20点。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开胸手术。
术后,患者被送入ICU继续治疗,第二天完全清醒,第三天下午转入普通病房。
陶某的家人激动地说:“是附属三院的医生,护士给了我丈夫第二次生命,谢谢你们!”
采访时,韩振东主任感慨地说:“成功抢救这个病人,让我更加体会到作为医生的光荣和伟大。这不仅需要医生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操作,更需要医生有责任、有担当。处理此类紧急情况,绝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一已之力就能办到的。这得益于多科室的协调配合。我们胸心外一科每年均能成功救治数例不同类型的心脏创伤患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抢救经验,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诊疗流程,为能成功救治这类心脏外伤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生命保障。于医生而言,抢救生命是一场永不言弃的战斗,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宣传科陈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