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三院输血科成功完成一例自体血采集

4月11日,我院输血科成功完成一例自体血采集工作。孕妇李某,RH血型为阴性,本次进行贮存式自体血采集400毫升储备生产之需。                        

在市中心血站的技术支持和产科医师监护下输血科护士于彩红一次穿刺成功,独立完成这次自体血采集工作。                                     

目前,我院自体输血技术日趋完善,输血科已经常规开展贮存式自体血采集工作,为符合贮存式自体输血条件的用血患者带来福音和治疗保障。

链接:

自体输血技术

自体输血是输血方法的一种,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免疫抑制和输血相关性交叉感染,对无法获得同型血液的患者是唯一的血源,对符合自体输血条件的患者进行自体输血技术。

一、贮存式自体输血

手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术前自体输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1. 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含量>110g/1.或红细胞压积>0.33者,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患者签字同意后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2. 对RH阴性,其他稀有血型和具宗教信仰患者,可采取自体输血。

3. 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4. 每次采血量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在采血前后可给予患者铁剂VC及叶酸等治疗。

5. 血红蛋白小于号<110g/1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得采集自体血液。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二、回收式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是指利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设备,回收的血液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剩余血液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回收血液禁忌:

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2.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消毒液污染。

3.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三、稀释式自体输血

在手术前患者麻醉后,从患者静脉中采集一定量的自身血液短暂贮存,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在急性正常血容量稀释状态下对患者施行手术,所抽出的血液在患者数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

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含量≥110/l(红细胞压积≥0.33)预计术中有大量失血患者适用。

2. 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适用。

3.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

4.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护士于彩红为患者采集血液

自体血采集进行中

                 输血科 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