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疗!一站式服务! 附属三院“专病多学科门诊”惠民来袭

疫情期间,我院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为了让百姓看病少走弯路,不再东奔西跑,方便百姓就医,我院想患者所想,需患者所需,于6月末开设了“专病多学科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患者只需挂一个号,就可与多位多学科专家面对面,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科学、合理、规范的诊治方案,打破了“挂哪科号就在哪科看”的传统就医模式,实现各学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整合。“专病多学科门诊”开诊以来,已经为数十位患者讨论和确定治疗方案,广受患者好评。

8位患者预约 2位确诊肺癌

肺结节“专病多学科门诊”助力肺癌患者早诊早治

肺结节是最为常见的肺癌早期表现形态,如果在肺结节人群中筛选出肺癌患者实现早诊早治,就可大大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因此肺结节人群的早期筛查、明确诊断、精准治疗至关重要。近日,肺结节“专病多学科门诊”接待了8位肺结节患者,他们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和电话进行了预约,经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石寒冰、心胸外一科主任韩振东、放射影像中心主任温丽娟、介入科主任刘琳4位专家的共同会诊,成功确诊出2位早期肺癌患者,为其下一步的精准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这8位患者及家属均表示满意,认为专家们讲解的清晰,自己听的也很明白,这挂号费花得值!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放射影像中心、介入科专家共同为患者会诊

一位有多年吸烟史的中年患者,做肺部CT检查后提示右上肺结节,因患者非常担心肺结节会癌变,很是害怕,听说开设了肺结节“专病多学科门诊”,马上挂了号。石寒冰主任、韩振东主任、温丽娟主任、刘琳主任通过详细了解病史,在全面分析了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资料后,经过充分商榷讨论,认为该患者肺结节符合恶性特征,有浸润性腺癌可能,建议患者做全身PET-CT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患者说到,“医生告诉我,幸好发现得早,早期手术后可以治愈并获得长期 生存,这下我就不担心了。”

一位老年患者,因感冒到医院做肺部CT检查,提示左下肺背段磨玻璃结节。在查阅患者的病史记录、分析影像资料后,经过专家们严谨细致地研讨,认为该患者的肺结节符合恶性特征,考虑浸润性腺癌可能,建议患者做全身PET-CT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听到手术治疗的建议后,患者担心手术切除后,自己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会大受影响,韩振东主任耐心地告诉患者,该病灶可通过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损失肺叶仅占左肺八分之一,微创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肺功能,患者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肺结节“专病多学科门诊”专家呼吁,希望肺结节患者能够尽早来医院就医,不要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医院成立了肺结节“专病多学科门诊”就是通过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的模式,助力肺结节患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另据专家介绍,2019年10月24日,凭借实力,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疗中心齐齐哈尔分中心落户在医院,目前,该中心已成功筛查出多名肺结节早癌患者。该中心由呼吸科、胸心外科、影像科、病理科、肿瘤科、介入科等相关科室专家组成多学科联合门诊,通过中心平台与全国肺癌专家互助,共同为患者制定系统的评估、诊断和治疗建议。影像中心专家在影像工作站上对肺小结节性质进行分析;呼吸科专家利用国内目前诊断肺结节最先进的超声支气管镜对肺结节进行病理定性和诊断;对于需要手术的肺结节病人,胸外科专家术前对肺结节区域采取荧光定位,然后进行胸腔镜手术,实现对病灶区域的精确切除并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肺功能;针对肺结节介入科可以进行穿刺活检,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碘125粒子植入等微创治疗,把肿瘤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确诊为肺癌而又不适合手术的病人,肿瘤科将依据国际、国内的规范化指南为其制订个体化的化、放疗方案,以获得更为精准的治疗效果。中心专家通过对肺结节病人规范随访、科学诊断、精准治疗和个性化放疗等方式,形成系统的诊治体系,提高良恶性肺结节鉴别的诊断水平,筛查出早期肺癌,确定适合病人的最佳诊疗方案,以实现肺结节的早诊早治,更好地服务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乃至全国的肺结节患者,做好肺癌防治工作。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疗分中心落户附属三院

体重迅速增长、长痘痘、体毛多、月经不规律、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专病多学科门诊”帮您来确诊

近日,一位女性患者选择来“专病多学科门诊”就诊。该患者2年内体重从90多斤增长到135斤,长期月经不规律,近3个月无月经,到医院做了超声检查后,发现卵巢里有许多未发育成熟的小卵泡,患者和家属担心会影响生育,很是苦恼。无意间,患者在手机上看到多囊卵巢综合征“专病多学科门诊”的消息,马上预约挂了号。经过妇科、内分泌科、超声科三位专家共同会诊,发现原来是多囊卵巢在作怪。患者家属说,“幸亏有这个‘专病多学科门诊’了,我只花了91元挂号费,就把病看明白了。”

此次多囊卵巢综合征“专病多学科门诊”出诊专家为妇三科主任曹俊丽、内分泌二科主任金立、超声科主任梁笑。三位专家面对面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讲述,通过详细了解病史,在全面分析了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资料后,经过充分商榷讨论,诊断该患者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专家建议患者完善内分泌相关检查,并从各自专业领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针对患者“多囊卵巢是否能怀孕”的担忧,专家们耐心地为其答疑解惑,让患者了解到,多囊卵巢患者经过科学的治疗,是可以怀孕的,这个疾病需要长期管理,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减重。三位专家细心、耐心的讲解抚平了患者和家属内心的焦虑与紧张。

妇科、内分泌科、超声科专家共同为患者会诊

眩晕反复发作,总也找不到病根?

眩晕“专病多学科门诊”帮您揪出“真凶”

眩晕病因复杂、诊治困难且涉及多个学科,眩晕患者往往辗转于多个科室而得不到准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现在好了,成立眩晕“专病多学科门诊”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中医外科多学科协同作战,帮助患者一步到位解决眩晕疾病,让患者省时间、少花钱、看好病。患者李某就是眩晕“专病多学科门诊”的受益者。

患者李某头晕、头胀已半年多,伴有视物旋转感和脚踩棉花感,看了很多医生,有的说脑供血不足,有的说颈椎病,有的说耳石症,检查、治疗做了不少,症状虽较之前明显减轻,但仍头晕、头胀,深受困扰,听说成立了眩晕“专病多学科门诊”,马上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了眩晕“专病多学科门诊”。

神经内科、耳鼻喉科、中医外科专家共同为患者会诊

此次眩晕“专病多学科门诊”由神经内四科主任姜岩、神经内五科主任迟景宏、耳鼻喉科主任范丽霞、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徐霁云共同为患者会诊。四位专家与患者面对面地交流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讲述,在详细查阅患者的病史记录和影像资料后,四位专家为患者进行自发性眼震、甩头试验、指鼻试验、闭目直立试验、音叉试验、跟膝胫试验等多项检查,经过充分商榷讨论,四位专家为患者排除了中枢性眩晕,因患者有向右旋转性眼震和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考虑该患者为前庭神经炎合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随后,范丽霞主任为患者进行冷热水试验等前庭功能检查,发现患者前庭功能减退,证实了四位专家的诊断,同时范丽霞主任耐心地向患者讲述病因和康复治疗方案。患者激动地说到:“终于找到病根了,没想到来咱们专病多学科门诊一次就看明白了,真应该早点来!”

“疑难杂症”还在四处寻医?

糖尿病足“专病多学科门诊”帮您搞定!

到医院看病,患者最害怕的是跑了多家医院、看了若干次门诊、做了多次检查以后,还未明确诊断,通常这就是所谓的“疑难杂症”,“疑难杂症”一般需要多学科专家会诊,联合给出解决方案。可是患者怎样才能得到挂一个号,就有多学科专家会诊的待遇呢?现在开设了“专病多学科门诊”,这类问题迎刃而解。7月14日下午,男性患者57岁,9个月前确诊患有糖尿病,下肢不定期出现局部游走性疼痛,部位不固定,每次发作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疼痛感一直困扰着他,半年多来未上班,曾辗转于省内多家医院进行检查,但多次检查依然未能明确下肢疼痛原因,患者及家属非常着急,无意间在手机上了解到成立糖尿病足“专病多学科门诊”的消息,马上通过手机挂了号。

此次,这位患者预约的糖尿病足“专病多学科门诊”,是由骨外五科主任孙文才、内分泌一科主任赵文杰、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孙济宇三位专家共同为患者会诊。会诊中,三位专家面对面地和患者进行交流,在全面分析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资料等多方面病情资料后,三位专家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科学严谨地进行该患者的病因诊断,建议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检查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提示低骨量后,三位专家考虑疼痛症状主要与骨质疏松症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神经感觉异常有关,并提出下一步治疗方案。最终该患者听取专家建议,入住内分泌科进行治疗。患者说到,“医院开设这个‘专病多学科门诊’太好了,挂一个号就有骨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三位知名专家给会诊,这病把我折磨的,半年多都没上班了,现在终于看明白了,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

骨外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专家共同为患者会诊

我院将继续做好疫情常态化期间医疗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医疗服务举措,把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各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举全院之力确保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两手抓、两手硬,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