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快讯】治疗疾病,也温暖心灵!——齐医附属三院援黑河抗疫医疗队护理团队

    护士是白衣天使,是所有真善美的化身。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杯温水、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化解了一个个患者的焦虑与不安,她们的举手之劳,可以带给病人莫大的关爱和抚慰。我院支援黑河医疗队护理组共有54名医疗队员组成,来自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重点科室,大部分队员有援鄂、援哈、援巴彦的工作经验。54名医疗队员随医疗队于10月31日下午到达黑河,在驻地酒店经过短暂的休整后,立即随医疗队到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实地走流程,熟悉病区环境布局,并分批次的进行感控培训,确保人人过关,培训结束回到驻地已近深夜。

护理组组长王晶认真、细致工作中

高效管理,从“无序”到“有序”

11月1日,全员待命,准备随时接收患者,医疗队领队刘波,副领队、医疗组组长石寒冰,护理组组长王晶和副组长邹良君带领全体队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接管病区的环境布局和工作流程,并与当地医院病区护士长进行物品、仪器的交接。当接到即将有患者转入病区的通知后,第一梯队人员立即投入工作状态,穿好防护用品,准备接收患者,护理工作快速有序的展开。

接管病区后,两位护理组长根据病区实际工作情况,快速梳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清点仪器设备、备品、药品,建立各种交接记录本、护理工作量记录本。在工作中根据实际安排,为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配合随队感控医生,在穿脱间配备专人值守,安排有隔离区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把关,保证入舱、出舱人员的安全。合理安排班次,也是每天必做的工作,随着病区工作量的调整,人员班次也在动态变化。

护理组还有队员负责医院和驻地酒店医务人员和物表的核酸采集以及酒店消杀监督工作。核酸采样队员们上午要到医院进行清洁区、病区的核酸采集,采集完立即返回驻地进行驻地的核酸采集。

隔离区没有保洁人员,病区所有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也由医疗队护理人员来完成,为了保证病区的干净、整洁,消杀组按要求进行消杀工作。收拾垃圾、擦地、抹桌子等平时简单的卫生工作,在穿着隔离服的情况显得格外的困难,所有病房的清洁工作做下来,已经是大汗淋漓。

专业护理,从“有序”到“有爱”

每日的护理工作中,责任护士们除了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和生活护理外,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在病房里,心理护理显得更加重要,在日常工作完成后,护士们来到患者的床旁,跟他们谈谈俯卧位通气的目的,叮嘱患者按时吃药,多开窗通风,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副组长邹良君为小朋友分发苹果

护士们把爱的种子时刻播撒在病房里,使患者的康复之路处处洒满阳光,让生命之花更加鲜艳芬芳。副组长邹良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看到病房里的小朋友、大爷、大娘,我感到阵阵心酸、心痛,我心里暗暗想,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照顾好她(他)们,帮助她(他)们,一定体现我们附三人的风采,我们专业、肯干,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瞬间所有的焦虑所有的迷茫一扫而光,干!干好,这是我当时唯一的信念。我们不止技术上过硬,我想在这特殊时期人文关怀更加重要,对待每位患者提出的要求我们都拿出百分耐心来对待。缺拖鞋、缺水壶、缺水果、缺洗漱用品、想和家人住一起……等等,我们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我们的护士给病房的小朋友带苹果、送盒饭、每人一块士力架、给她们带火腿肠、给大爷大娘送拖鞋……不求那一声声谢谢,只求自己能有机会为他们服务,从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的价值。什么风险、什么苦累、什么艰难……都值得。”

虽然在黑河工作的时间仅有短短几日,但全体队员得到了当地医院医护和患者的一致好评,这是一支不怕苦、不怕累、执行力强的队伍。54名队员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医疗队领队刘波、副领队、医疗组组长石寒冰的带领下,迅速、有序的开展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支援工作,凯旋而归。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让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感受到关心、爱护与尊重,让护理服务与言行更具有温度,是身处于疫情中的抗疫护理人需要不断践行的使命。

护理组组长 王晶

副组长 邹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