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介入科突破技术瓶颈,在齐市地区率先使用球囊指引+大腔远端通路导管+支架取栓技术,即BADDASS(BAlloon guide+large bore Distal access catheter+DualAspiration+Stent-retriever as Standard approach)为一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脑动脉取栓术,完美的融合了近端血流阻滞、中间抽吸以及远端支架取栓,提高了一次再通率,减少了血栓逃逸,缩短了手术时间。这标志着我院脑卒中介入技术取得新突破,脑卒中救治再添利器。
该患者男,24岁,体重95公斤,2020年4月患脑梗死病史,经过我院神经内五科治疗未留后遗症。此次患者于2022年5月22日中午12:00出现言语笨拙、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抬起费力,右下肢拖曳,约1分钟缓解,14:00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约2分钟缓解,17:00左右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言语笨拙,右侧上下肢完全不能动,家长电话联系神经内五科主任迟景宏,指示急诊查头部CT及核酸,头部ct未见责任病灶,神经内五科王晓红医生及迟景宏主任查看患者:通过患者病史及入院时患者言语笨拙,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0-1级,考虑大脑中动脉栓塞,病情危重,迟景宏主任指出患者发病时间小于4.5小时可行溶栓并建议桥接取栓,于18点30分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同时请介入科评估桥接取栓,10分钟后介入科医生查看患者后,建议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介入取栓治疗。患者家属同意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王晓红医生迅给患者办理相关手续,并于18点40分前往导管室。19点55分造影结束,术中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介入科主任刘琳与副主任莫庆国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患者家属同意急诊取栓治疗,经商议后决定行BADDASS治疗,三件套组合:BGC+中间导管+长取栓支架,交换8F动脉鞘,引入BGC:8F×95cm;颅内支持导管:5F*125cm;取栓支架:4mm*30mm至远端病变血管,透视下释放取栓支架至病变血栓处,停留8分钟后取出大量血栓,取栓成功。复查造影见左侧经内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影正常,血流改善,各分支显影良好,M1段未见明显狭窄,术中复查C臂CT未见颅内出血。术后患者意识清楚,问话对答切题。


5月30日患者言语流畅,已能下地站立,上肢已能抬起,目前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医生的准确判断、家属的信任、过硬的医疗技术成功提高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
机械取栓技术经过近年快速发展,已成为治疗大血管闭塞卒中的“金标准”。众多取栓技术中,BADDASS取栓技术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囊括了目前几乎所有的最先进取栓理念。我院介入科率先在齐市地区开展此项技术,标志着我院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处理对高负荷大血栓病例的技术手段与时俱进,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神经科及介入科联合协作,积极开展静脉溶栓及桥接取栓、抽吸取栓、支架联合抽吸以及BADDASS等一系列先进取栓技术,成功挽救大批危重卒中患者的生命。介入科、神经科将持续运用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鹤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