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附三】为卒中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齐医附属三院打造卒中全流程防治体系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卒中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整合优化医疗资源、完善医疗救治技术、做好预防预后工作,为卒中患者提供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精准化、个性化诊疗,为挽救大脑、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齐齐哈尔日报》对我院卒中中心进行专版报道

协同作战各科室实现无缝衔接

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一些细心的患者发现,神经内科的六个病区都挂着“卒中中心”的牌子。事实上,卒中中心不是把神经内科系的几个科室简单地联合在一起,它更像是由多学科组成的卒中救治“特种部队”,各科室从“单兵作战”升级为“协同作战”,提升对脑卒中快速、精准、综合处置能力,实现救治过程的无缝衔接。

2015年,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系建立急诊脑梗死溶栓绿色通道,积极开展急诊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2015年11月齐医附属三院成为国家卒中中心联盟单位。2018年,齐医附属三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及脑防委减少百万残疾工程,由院长、党委副书记孙兴元挂帅,抽调精兵强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急诊、重症、康复、护理、医技、药剂等多学科的优势,成立了“卒中中心”。经过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及优化救治流程,提高救治质量和效率,2021年7月通过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评审。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不同的诊疗流程。脑卒中患者来到齐医附属三院就医时,神经内科急诊的医生会在完善头部CT检查后,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有效治疗方案是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神经内科医生根据患者发病至到院的时间不同采取适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是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则需要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或保守治疗。

完善的卒中救治体系是降低脑卒中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静脉溶栓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救治最有效手段,但有时单纯静脉溶栓不能解决大动脉闭塞问题,就需采取介入取栓。静脉溶栓联合动脉取栓方法又叫“桥接治疗”,可据发病时间、病变责任血管及发病机制,选择不同治疗技术组合,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碎栓等。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已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救治体系,不仅急救流程高效快速,而且各科室之间配合默契。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在齐市地区率先开展动脉介入取栓术,同时也开创了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先河;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介入科是卒中救治的老搭档,手术室里相互配合,成功完成了多例脑卒中患者的“桥接治疗”。

绿色通道最快7分钟进行溶栓

国内曾经有医生做过估算,1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通常从进入医院到接受到有效治疗,大概需要13个步骤、22名医院相关人员、130多分钟时间,才能获得相对明确的诊断,接受到有效的治疗。而在齐医附属三院,这个过程最短可以缩至7分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黄金治疗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也就是常说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因此,脑卒中的治疗,一个“快”字决定一切,早1分钟救治,就能早减少190万神经细胞的死亡。对于静脉溶栓,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有静脉溶栓适应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至用上溶栓药物之间的时间应该小于60分钟。

为脑卒中患者赢得治疗的宝贵时间,齐医附属三院的卒中绿色通道的作用功不可没。卒中中心设有专职绿色通道护士,能开展24小时CTA或CTP检查。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神经内科、检验科、CT室等密切配合,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随之打开。患者家属可以先不用预交住院押金,就可享受优先检查、检验、CT等全程“无缝连接”式的服务,实现了早诊断、早评估、早治疗。“急诊设置脑卒中溶栓专用床、脑卒中溶栓称重专用设备,配备脑卒中溶栓药物,若患者发病4.5小时内来到医院,我们会尽快进行头部CT及急诊检验等相关检查,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情况,如果符合静脉溶栓指征,我们在急诊就可以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四科主任姜岩介绍说。

齐医附属三院卒中患者入院致静点溶栓药物平均时间为40分钟,最短时间为7分钟。如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4.5小时的溶栓时间窗,可以进行动脉溶栓或动脉取栓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同样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齐医附属三院年急诊溶栓量200余例,年取栓量为80余例,良好预后率80%以上。

技术设备保障卒中个体化治疗

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在做好各种脑血管疾病常规诊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追寻脑卒中治疗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齐医附属三院开展的脑梗死的早期溶栓降纤治疗已与国内前沿技术接轨,及早控制疾病发展,大大降低了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并且能够独立开展经导管脑动脉溶栓术、经导管眼动脉溶栓术、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术+经皮脑动脉取栓术、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椎-基底动脉支架(球囊)成形术;独立完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可以及时拆除颅内的“定时炸弹”,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开展的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术填补了市内空白,降低了脑梗塞病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机械取栓技术经过近年快速发展,已成为治疗大血管闭塞卒中的“金标准”。近年来,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介入科联合协作,积极开展静脉溶栓及桥接取栓、抽吸取栓、支架联合抽吸等一系列先进取栓技术,成功挽救大批危重卒中患者的生命。6月初,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再次突破技术瓶颈,在齐市地区率先使用球囊指引+大腔远端通路导管+支架取栓技术,即BADDASS。在众多取栓技术中,BADDASS取栓技术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囊括了目前几乎所有的最先进取栓理念。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率先在齐市地区开展此项技术,标志着医院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处理对高负荷大血栓病例的技术手段与时俱进,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说医疗技术是一家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医疗装备就是助力医院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防治脑卒中迈出的一大步”,介入器械不仅直接影响着卒中救治的效果,也代表着卒中中心的水平。齐医附属三院是为数不多的介入手术室有麻醉机的医院,在介入手术间里,高精尖医学影像引导设备和生命检测抢救设备及辅助设备,为卒中救治提供了保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相当于透视眼,以其图像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被认定为是介入诊疗的“金标准”;麻醉机、除颤仪和心电监护仪是抢救设备和生命检测设备……

有领先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保驾护航,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可以根据患者发病时间、身体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为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桥接治疗等治疗方法,目的就是给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延伸服务打造全流程防治体系

早期危险因素筛查及控制是防治脑卒中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起很大作用。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不只致力于建设高标准的卒中救治体系,还承担着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早期筛查、一级预防及急诊救治、康复治疗及二级预防工作。卒中中心将防治关口前移,将救治链条延长,努力打造集“预防、救治、康复、宣教、随访”于一体的卒中诊治全周期、全流程、立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积极开展卒中防治宣传月和世界卒中日及卒中宣传周科普宣教及义诊系列活动;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报纸、杂志、出版科普读物等形式,开展脑卒中健康教育,提升群众对卒中防治的认识和健康素养;在院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出院时有健康处方,病区示教室为播放卒中宣传视频场所,卒中相关科室设立健康教育板报、知识角,用于摆放宣教知识手册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

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设有卒中危险因素专病筛查及随访门诊,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及指导一级预防。卒中发病率临床表现各异,有患者以偏瘫起病,有的以偏身麻木起病,也有以言语不清起病;卒中早期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视物双影、双眼黑朦、口眼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偏身麻木无力、行走不稳,意识不清及抽搐等症状。对于上述卒中发病常见症状,卒中中心不定期以各种动画及图片形式向老百姓进行宣传讲解,为百姓在出现症状后,第一时间能识别相关症状及时就诊。

卒中患者或多或少均存在相应身体部位功能障碍问题。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启动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身体功能障碍,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齐医附属三院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设有两个病区,能够开展吞咽障碍治疗、言语障碍治疗、认知障碍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高频、中频、低频等电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针灸、推拿等)、心理治疗等项目。对于卒中早期康复的患者可以行病区床头治疗,待病情部分改善可转移致康复大厅经行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言语、吞咽及肢体功能,减少因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及疼痛等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80%的患者可以生活自理出院行后期二级预防治疗。

在卒中患者后期预防方面,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设有随访门诊,及管床医生会定期电话或门诊随访,以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及用药治疗,减少卒中复发。

东北地区是卒中高发地区,卒中防治任务异常艰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将不断完善卒中中心建设,稳步提升卒中中心内涵质量,以开启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卒中防治新局面为目标,为卒中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全力保障卒中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为建设“健康龙江”“健康中国”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