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附三】齐医附属三院打造卒中全流程防治体系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卒中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整合优化医疗资源、完善医疗救治技术、做好预防预后工作,为卒中患者提供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精准化、个性化诊疗,为挽救大脑、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来听综合广播记者的报道:

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一些细心的患者发现,神经内科的六个病区都挂着“卒中中心”的牌子。事实上,卒中中心不是把神经内科系的几个科室简单地联合在一起,它更像是由多学科组成的卒中救治“特种部队”,各科室从“单兵作战”升级为“协同作战”,提升对脑卒中快速、精准、综合处置能力,实现救治过程的无缝衔接。

2015年,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内科系建立急诊脑梗死溶栓绿色通道,积极开展急诊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2015年11月齐医附属三院成为国家卒中中心联盟单位。2018年,齐医附属三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及脑防委减少百万残疾工程,抽调精兵强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急诊、重症、康复、护理、医技、药剂等多学科的优势,成立了“卒中中心”。经过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及优化救治流程,提高救治质量和效率,2021年7月通过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评审。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不同的诊疗流程。脑卒中患者来到齐医附属三院就医时,神经内科急诊的医生会在完善头部CT检查后,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有效治疗方案是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神经内科医生根据患者发病至到院的时间不同采取适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是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则需要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或保守治疗。

完善的卒中救治体系是降低脑卒中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静脉溶栓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救治最有效手段,但有时单纯静脉溶栓不能解决大动脉闭塞问题,就需采取介入取栓。静脉溶栓联合动脉取栓方法又叫“桥接治疗”,可据发病时间、病变责任血管及发病机制,选择不同治疗技术组合,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碎栓等。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齐医附属三院卒中中心已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救治体系,不仅急救流程高效快速,而且各科室之间配合默契。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在齐市地区率先开展动脉介入取栓术,同时也开创了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先河;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介入科是卒中救治的老搭档,手术室里相互配合,成功完成了多例脑卒中患者的“桥接治疗”。

国内曾经有医生做过估算,1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通常从进入医院到接受到有效治疗,大概需要13个步骤、22名医院相关人员、130多分钟时间,才能获得相对明确的诊断,接受到有效的治疗。而在齐医附属三院,这个过程最短可以缩至7分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黄金治疗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也就是常说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因此,脑卒中的治疗,一个“快”字决定一切,早1分钟救治,就能早减少190万神经细胞的死亡。对于静脉溶栓,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有静脉溶栓适应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至用上溶栓药物之间的时间应该小于60分钟。为脑卒中患者赢得治疗的宝贵时间,齐医附属三院的卒中绿色通道的作用功不可没。卒中中心设有专职绿色通道护士,能开展24小时CTA或CTP检查。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神经内科、检验科、CT室等密切配合,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随之打开。患者家属可以先不用预交住院押金,就可享受优先检查、检验、CT等全程“无缝连接”式的服务,实现了早诊断、早评估、早治疗。患者家属陈丽艳告诉记者,她母亲今年66岁,突发脑卒中,幸好得到了齐医附属三院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才让母亲的病情日渐好转。

齐医附属三院卒中患者入院至静点溶栓药物平均时间为40分钟,最短时间为7分钟。如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4.5小时的溶栓时间窗,可以进行动脉溶栓或动脉取栓治疗,同样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据了解,齐医附属三院年急诊溶栓量200余例,年取栓量为80余例,良好预后率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