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衰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认证,这是该院继2017年胸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以来的又一次国家级认证,也标志着齐医附属三院心衰中心诊疗技术、整合能力、管理体系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

请收看《鹤城晚报》报道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衰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认证,这是该院继2017年胸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以来的又一次国家级认证,也标志着齐医附属三院心衰中心诊疗技术、整合能力、管理体系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
7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齐医附属三院心内一科病房,来自讷河市拉哈镇的杨先生今年64岁,本月初他突发心衰,幸好得到了齐医附属三院心衰中心的成功救治。“我父亲当时感觉心脏不太舒服,就立即赶到齐医附属三院就诊,到医院后医生、护士给我父亲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来医院的时候是8点钟,然后9点多钟就进了手术室,当时病情非常严重,一直到11点多钟手术结束,术后我父亲心率也回升了,血压也正常了,手术第二天就可以正常饮食交流,恢复也非常好。”杨先生儿子说道。齐医附属三院心血管内科自2017年启动胸痛中心建设以来,历时五年的跨越,先后获得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和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的认证,这标志着两大中心的诊疗技术、整合能力、管理体系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均能做到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实现了国家级标准的规范化诊疗,分别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让广大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重获“心”生!
齐医附属三院心内一科主任邵海峰向记者介绍,建设心衰中心的目的初衷就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方说这位家住讷河市的患者杨先生,从讷河市人民医院转过来,患者发病的情况是严重的心衰,喘不上气来,还躺不下去,患者只能坐着。当地化验结果是心肌酶升高,如果单纯用药物去控制心衰是控制不住的,因为心脏血管堵塞,供血不足,所以患者紧急转到齐医附属三院之后,紧急开展手术,通过手术把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血流进行开通。据了解,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尤其是因其引发的心肌梗死和心衰等重症或晚期心血管疾病,更是严重危害了广大中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其发病率不断增高,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更是居高不下,且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针对这一情况,齐医附属三院开展了随访服务。
“我们医生团队到门诊随访时,心衰患者在出院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我们要求患者到心衰门诊复查,而且专门有心衰中心秘书,秘书的职责就是将心衰患者在出院后建个档案,提醒患者定期去门诊复查,其目的就是让患者少住院,改善生活质量。像有些患者觉得自己病好了,也不按时吃药或者是把药停掉,也不去门诊随访,很快这样的患者就会再住院。通过随访工作的开展,明显降低了这种情况,住院率也明显降低。”齐医附属三院心内一科主任邵海峰说道。如今,齐医附属三院心血管内科医疗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手术数量及手术质量稳步提高。在全省率先开展第一代体外携带式永久型起搏器植入术,此后陆续开展的大量该技术,在省内引起广泛影响;2009年开展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及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填补了我市医疗空白;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和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均领先于全市水平;PCI逐年跨越,年介入手术量可达上千例,2019年急诊PCI例数居全省第四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处理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在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下近乎完美,全市领先。
齐医附属三院心血管内科自1972年组建50年来,始终秉承着这一院训精神,牢记着救死扶伤的使命,不断地丰厚文化积淀、苦练过硬技术,一次次地实现着技术创新、实现“零”的突破,让心血管内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