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 晴
10月16日中午,接到了院里出发支援呼和浩特的通知,我有幸成为齐医附属三院支援内蒙古抗疫医疗队其中一员,与所有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共同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援任务,那一刻,心里又激动、又紧张,更多的是期待。因时间仓促,我与家人匆匆道别,同事们精心为我准备了防护物品和日用品,仅仅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做好出征前的一切准备。临行前,院领导赶来为我们送行,为我们加油鼓气,家人一句句的鼓励支持、领导一遍遍的殷切叮嘱、同事一次次的深情拥抱,消除了我紧张的情绪,让我顿时感觉到有了坚强后盾。
在院领导的挥手相送下我们出发了。下午13时,我们从医院出发赶往哈尔滨,与其他城市的同仁会师,简短的出征仪式后,我们踏上了前往内蒙古的飞机。
凌晨1时我们到达了本次战疫目的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在去宾馆的路上,这个曾经熙熙攘攘的城市,仿佛沉睡了一般。几经辗转,凌晨3时,我们终于住进了宾馆。尽管有些疲惫,但看到手机里无数亲人、朋友发来的消息,对于明天,我又充满信心。
10月19日 晴
今天是抗疫医疗队到达的第三天,我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分组后陆续开展工作,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援工作,内心难免有些紧张,但在同组的姐妹们的帮助下,工作顺利地进行。
对于进舱工作简单来说既要胆大更要心细,很多人进舱次数多了就麻痹大意,觉得病毒也不过如此没什么可怕,大家千万不能有这种错觉,我们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按规定来,每脱一件防护装备都要认真洗手、消毒,脱防护服尤其危险,一定不能让衣物外面碰触我们的身体,一定要慢。
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个前辈传授的小经验吧,戴口罩的时候一定做密闭实验,虽然会很闷,但是只有这样才安全,我们的护目镜很爱起雾,前辈的经验是薄薄的涂一层碘伏,确实有效果。防护服外边的粘扣非常黏,脱的时候不要着急。有时候我们的手套大小不太合适,有的袖口弹性小很容易从隔离衣上脱落,大家可以准备些胶带粘一下,但是也要在主要接头处做标记,不然戴着手套很难取下胶带。
10月25日 晴
不知不觉已经进舱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其实需要的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细小的事情认真做。每天的工作就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做看似简单而细小的工作。
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测量体温、发放药品餐食、解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心理疏导......然而知易行难,尤其是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够,病人畏惧心理严重,需要在克服自身不适的同时,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细致。
慢慢的有转阴的患者出院,在这期间听着患者的一句句谢谢,看着患者出院时望向我们笑眯眯的眼睛,让我每天都充满了动力,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感谢在抗疫一线奋战之时,在背后支援、关心帮助的领导、同事、老师、朋友,我们附三所有人的团结、认真,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更感恩给予我最大支持与理解的家人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愿我们去时无畏,归来无恙,共同抗击疫情是我们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战胜疫情迎来胜利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