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疫情形势严峻,防控及医疗救治任务艰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科学部署,紧急安排,决定对全院人员施行闭环管理。对此,我院干部职工闻令而动,积极响应,轮班换岗,支援市内、医学院核酸采集、医院急诊入口保安严格值守、急诊24小时开诊、住院病房医护人员留守......
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在战斗!全体附三人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保障了在闭环管理期间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城市静默期间,面对一些急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急诊科医务人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工作压力。我院急诊内、外科的医生们换岗轮班,24小时开诊,保障前来就医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急诊内、外科正常接诊,静默期间守护鹤城百姓健康
在这特殊时期,每个病房都有专门为患者取餐的工作人员。每天,护理人员都会定时将三餐送达患者的床边,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饮食”需求。

肛肠外科工作人员正在核对患者的餐食

胸外一科工作人员为患者取餐送餐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科室的正常运行,不耽误病房内患者的治疗,医护人员们坚守岗位。同时还开展专科特色健康教育,如孕妈妈课堂、心肺康复知识分享和内分泌控糖运动讲座等,满足患者健康知识需求,让患者在有限的封闭环境下,也能得到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锻炼。

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守护患者

内分泌二科医生翟静玉为患者宣教合理运动的重要性

检验科工作人员紧张工作中

后勤人员全力保障全院正常生产生活
接到闭环管理指令,冲在最前面的是我们的“平安守护者”们。保安人员值守在急诊入口,维持医疗秩序,严格落实执行“扫两码,持24小时核酸报告才可入院”的疫情防控政策,以整齐的队伍筑起医院闭环管理的第一道“人墙”。

我院保安人员坚守急诊入口维持秩序
医院闭环管理期间,还有这样一群“不回家的人”。超声科全员一直坚守在医院。每一个人都认真站好自己的岗,用心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肾内科病房护士王扬明是一位已经怀孕了六个月的准妈妈。收到闭环管理通知后,她积极地向护士长报名,要求第一批留在医院。一天,急诊收治了一名外县来的患者,王扬明得知患者还没有吃饭,立即将自己的盒饭拿给了患者。他们是坚守一线的战士,也是被父母宠爱的孩子、被孩子依赖的父母,但他们穿上白服的那一刻,就变成了最坚韧的白衣天使,守护人民健康。

肾内科病房护士王扬明将自己的盒饭送给一名急诊的外县患者

超声科同事们团结有爱、主动请缨、克服困难、服从调配
城市可以静默,但新的生命流动不止。11月19日20:37,一名健康的宝宝在我院产科降生。由于产妇过度肥胖且有高血压家族史,情况十分危急。产科主任张新平带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守护着母婴健康。张新平主任为其制定了“精准营养管理”方案。最终,宝宝平安出生,孙女士对张新平主任激动的说:“遇到您是我和孩子的幸运。真的,没有您,就没有我儿子,没有我为人母的幸福!”孙女士还写了一封感谢信,以此感谢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对她的照顾和付出。

产科张新平主任与孕妇孙女士和宝宝合影
我市疫情发生以来,各个核酸采样点都可以看到“大白”忙碌的身影,他们披星戴月,舍小家、为大家,战风斗雨,任劳任怨。作为省区域医疗中心,除了院内医疗救治工作的有序运行,我院也勇于担当,积极调配医护人员到“疫”线支援。人少了,但救治任务仍然不变。寒冷的天气支援核酸采样的队员们通常到忙到下午才能吃上午饭,他们用责任与担当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用无私奉献守护着这座城。

支援火车站采集核酸工作

站前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核酸采样

支援建华区采集核酸工作

美术生志愿者为核酸采样队员画的卡通图案

我院护理人员支援医学院核酸采集
以上只是闭环管理下部分医护人员的缩影,在这里,让我们向所有坚守在一线的“逆行者”致敬!空间不是限制,闭环不是问题,让住院的患者安心,让在外的家属放心,让就医的患者得到及时的医治,让留院的职工得到充分的关怀。
我院始终把保障人员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目标,闭环期间,医院并没有按下暂停键,全体附三人与患者们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职业精神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这样一场特殊的战役中,附三人在不同的岗位被赋予着不同的使命。隔离不隔爱,温暖一直在,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