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捷报传来。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近日又拿下一块“国字招牌”——“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齐医附属三院为何能加入“国家队”?“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对鹤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记者进行了采访。
请收看《齐齐哈尔日报》报道
实力过硬摘下“国字招牌”
2022年12月28日-31日,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2学术年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同期召开2022东方国际介入医学博览会、2022国家介入医学创新联盟年会等学术会议。会议中,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通过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审认定,荣获“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齐医附属三院副院长杨钰、介入科主任刘琳现场参会,并代表医院接受中心授牌。
据了解,国家放射与治疗(介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批准开展建设。该中心针对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大血管与外周血管病和良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害中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系统研究,以微创伤的介入诊疗为方向,整合心脏、神经、肿瘤、外周血管及综合介入的优势资源,打破学科间的隔阂与分界,构建以“泛血管医学”为主线的中国介入医学诊疗新体系。中心自成立后积极启动建设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依托介入学科领先的三甲医院建设分中心及核心单位,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7家三甲医院的协同创新网络。
齐医附属三院能够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齐医附属三院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医院,医院介入科成立于1986年,至今已完成手术万余台。齐医附属三院于2007年4月成立介入病房,是齐齐哈尔市最早成立介入病房的医院。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将有利于齐医附属三院引进国内、国际先进的介入技术,在先进的国家平台上大力开展临床研究,使医院介入科技术水平在省、市领先的基础上,尽早尽快成为高水平的国家团队。
领先技术解除患者病痛
介入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医生需要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质的导管、导丝等精密仪器引入人体,对患病部位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又被称为“一根针”技术。作为齐市重点专科,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不断创新介入治疗方式,开拓介入治疗新领域。
2022年6月初,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突破技术瓶颈,在齐市地区率先使用球囊指引+大腔远端通路导管+支架取栓技术,即BADDASS。在众多取栓技术中,BADDASS取栓技术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囊括了目前几乎所有的最先进取栓理念。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率先在全市开展此项技术,标志着医院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处理对高负荷大血栓病例的技术手段与时俱进,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癌症是公认的健康“杀手”,而肝癌更是号称“癌中之王”,肝癌发病隐匿约70%-80%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2022年7月,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成功为一位继发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69岁的赵先生两年前进行了结肠癌根治术,后续静脉化疗6疗程,病情控制稳定。去年,赵先生进行体检时,上腹增强CT检查提示:肝继发恶性肿瘤。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刚刚治好这个肿瘤,怎么又有肿瘤了?”赵先生经过多方打听与了解来到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寻求治病良方。介入科主任刘琳、副主任莫庆国给予完善充分的检查与评估,并细心与患者交代:“放心吧,我们在你的血管里放根管子,用点药就能解决你的苦恼。”于是,患者如期进行了介入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恢复快。出院前,赵先生激动地对医生说道:“太神奇了,我找遍全身就发现一个小针眼,现在感觉非常好,这感觉太棒了。”
据介绍,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既不开刀又能治疗癌症的微创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副反应轻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肿瘤患者打开了微创治疗肿瘤的新通路,也为众多饱受疾病煎熬的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曙光。目前,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已成熟开展肝癌、肾癌、肺癌及肝肾良性肿瘤等介入治疗,预后良好,得到广大患者朋友及家属的肯定。
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技术全面,不断开展新业务,多次获新技术奖。近5年,科室先后开展了肿瘤消融术、碘125粒子植入术、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术、脑动脉瘤栓塞术、经皮肝穿胆总管结石取石术、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经皮胃造瘘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多项新技术,临床疗效满意,多项手术填补了市内空白,技术水平得到院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立足全市提升介入水平
介入医学已经发展成为继内、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在肿瘤、外周血管、大血管、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非血管等数百种疾病的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介入治疗对设备和医生技术的要求很高,很多基层医院没有开设介入科。为了全面普及齐市地区介入诊疗水平,方便患者就医,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助力基层医院提升介入诊疗水平。
2021年,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主任刘琳带领介入专家团队走进齐齐哈尔各县进行“介入规范化诊治”基层医院巡讲。这已成为齐齐哈尔医学会品牌活动,得到了基层医院医生的好评,提高了我市基层医院介入诊治的水平。
2022年8月,齐齐哈尔医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会议暨齐齐哈尔市介入诊疗专科联盟成立大会举行。国内外顶尖专家及来自全国各地和七区九县的介入科同仁汇聚美丽鹤城,共襄学术盛宴。齐医附属三院牵头成立了齐齐哈尔市介入诊疗专科联盟,共有17家成员单位,涵盖了市内所有三甲医院及9家县(市)医院。介入诊疗联盟的成立将促进我市介入医学高质量发展,促进鹤城介入医学事业提升新高度,为健康鹤城、健康龙江、健康中国贡献专业力量。
齐医附属三院介入科刘琳表示:“作为联盟发起单位,在今后工作中,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加强与成员单位合作,为基层成员单位开展介入诊疗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实现双向转诊,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定期到基层医院巡讲,将国内最新指南、新技术带到基层医院,让百姓少跑路,少花钱,足不出户在当地医院得到正确的诊治。未来,还要把规范培养基层介入医生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培养优秀的青年医师队伍,通过举办培训、接收进修等形式,大力推进介入先进技术向基层医院推广。”
2021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千县工程”旨在鼓励我国县域中水平较高的1000家县级医院,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保总额付费等政策,探索一条我国县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最终为全国县级医院树立典范。齐医附属三院此次荣获“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为“千县工程”作了良好铺垫和准备。齐医附属三院将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指示要求,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坚持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加强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不断拓展诊疗方法,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诊疗效果,形成技术优势,以造福鹤城百姓为宗旨,不断推动介入学科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