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医讯】医术精湛 “会隐身的缝衣针”终于找到了

4月1日午时,我院普外三科接收了一名18岁女孩,女孩的父母焦急的告诉医生,三天前,孩子不慎将床上的缝衣针扎进腹部,当时并未在意,三天后病情加重,出现腹部疼痛难忍在当地医院就诊无法取出,所以前来我院就诊。

入院后,医生在对女孩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询问病情后,打算再摸下针刺确认部位,但发现腹部的红点已经消失了。原来,随着孩子就医途中的跑动和按压触碰,针已经从体表钻入腹壁肌肉层并“躲”了起来。孩子的脏器十分稚嫩,针很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且针本身可能携带有细菌,若放任其在体内游走,也会导致异物感染。来我院复查CT显示针尖靠近腹膜层。

了解孩子的情况后,普外三科邵学谦主任和医生进行术前讨论,大家一致觉得手术压力较大,在腹腔取出缝衣针,如同海底捞针,因为针在腹腔里不停的游走,无形中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但是看到患者家属苦苦相求,我们决定搏一搏。事不宜迟,邵学谦主任立即确定手术方案,对女孩进行了腹腔镜开腹探查术,由于无法确认针刺的实时位置,医生们在手术台上足足搜寻了1个多小时。真可谓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惊涛骇浪。凭着竭尽全力帮助患者的信念,最终在腹壁肌肉层里面找到了这根细细的足有2.2cm的断针,按压腹膜针尖出现,松开针尖立即消失,这给手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最终在腹腔镜的协助及医生的配合下,将其成功取出并行术中摄片,明确腹腔内已无异物,整个手术过程出血较少,创伤较小。由于是微创技术,术后女孩的肚皮上几乎看不到疤痕。几天后女孩出院,家属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据邵学谦主任介绍,插入腹部的缝衣针位于腹壁肌肉里面,隔了一层腹膜就会扎到小肠,一旦穿透腹膜就容易引起肠穿孔或是腹膜炎。缝衣针长达2.2cm ,针体已经发黑,可能是被人体内组织液腐蚀所致。在此,普外三科全体医护人员提醒家长朋友,最好不要在床上做针线活,而且应妥善存放针、剪刀等锋利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