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善,消化道肿瘤已开始年轻化,低于5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渐升高。遗憾的是,很多消化道癌症不能早期及时发现,往往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癌症,导致术后五年生存率不足10%。而早期消化道癌症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治疗,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临床实践证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降低消化道肿瘤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胃镜、肠镜检查,是对于消化道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最有效的方式。

近日,FM89.4齐齐哈尔交通广播《鹤城大医生》节目邀请了我院消化内科一病房主任陈尔东做客直播间,主要针对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的重要性,为大家详细科普。
主讲嘉宾

陈尔东
消化内科一病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首届省级龙江名医
学术兼职:
黑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齐齐哈尔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齐齐哈尔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3年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建校70周年颁奖典礼上获医疗专家奖
2017年获首届齐齐哈尔医学院名医称号
2018年获首届省级“龙江名医”称号
擅长: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消化系统急危重患抢救和消化内镜治疗方面开展了多项消化内镜诊断治疗技术。
科室简介
齐医附属三院消化内科一病房承担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内科治疗、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尤其是应用消化内镜完成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以及消化系统急危重患抢救的救治。除胃镜、结肠镜、鼻胃镜的检查之外,常规开展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电子染色和精查工作,早期发现胃肠粘膜的肿瘤性疾病,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常规开展小探头超声检查,深入评价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性质,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常规的消化道内镜治疗包括消化道息肉切除,消化道异物取出,胃石症清除,以及非门脉高压性消化出血的内镜下止血。重要的消化内镜治疗项目有:
1、门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急诊和择期内镜下治疗,包括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和胃底静脉瘤组织胶注射(GVTI)。
2、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的内镜治疗,包括消化道粘膜切除(EMR)和粘膜剥离(ESD)治疗消化道早癌、隧道技术切除粘膜下肿瘤(STER)、粘膜缺损的内镜下闭合等。
3、消化道狭窄的经内镜扩张术,经内镜胃肠道置管建立肠内营养通道,食管、幽门、十二指肠和结肠恶性梗阻的经内镜支架置入。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胰腺胆道疾病内镜治疗技术,如复杂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梗阻性黄疸的胆管支架置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