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医讯】超急性期脑梗死首选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

如果您突然发生头疼、头晕,口角歪斜,偏侧肢体不灵活,我们到医院应该做什么检查呢?

临床医生可能会怀疑您的以上症状是由脑卒中引起的,进一步选择头部CT检查和头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有些患者会问CT都做了,还做核磁干什么呢,DWI检查的目的是筛查患者是否发生超急性期脑梗死。

1.什么是超急性期脑梗死?‍

超急性期脑梗死是指发病时间<6h的脑梗死,患者常表现为头疼、头晕,部分患者表现为晕厥、意识不清、偏瘫等。

2.确诊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意义是什么?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主要恢复脑血流的措施,且在发病3~6 h内给予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改善脑循环,抢救缺血半暗带,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但发病时间>6 h的脑梗死患者不主张进行溶栓治疗。因此,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3.为什么弥散加权成像(DWI)能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

脑缺血发生几分钟后,脑组织能量代谢受到破坏,Na-K/ATP 酶和其他离子泵发生衰竭,从而使细胞内外的离子失去平衡,大量的细胞外水分子进入到细胞内,引起细胞内水分子增加、细胞外水分的减少,即细胞毒性水肿。这种情况下,细胞内水分子增加,引起细胞肿胀,造成细胞外间隙变小,即细胞外水分子减少,从而整个超急性期脑梗死区水分子Brown运动减低,如下图A、B所示,这种Brown运动减低能被DWI检查检测到。

          图A:正常组织中水分子自由扩散   图B:细胞毒性水肿时,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扩散受限

4.脑弥散加权成像(DWI)与CT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差别在哪里?‍

脑梗死发病后6 h内,颅脑CT检查常显示脑组织密度无明显变化,脑梗死发病24 h后CT检查才发现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影,此时已经发展为不可逆的脑梗死,经常会错过最佳治疗机会。然而,DWI在脑组织缺血30min后即可发现水分子扩散受限,在DWI序列上开始呈现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开始降低。简而言之,DWI检查能发现早期CT所不能发现的病灶,如下图所示,本院患者发病后6h内DWI与CT检查结果。 

本院患者,男65岁,发病后6h内的影像学检查:图A:箭头所指右侧桥臂超急性期脑梗死,DWI图呈高信号;图B:箭头所指右侧桥臂ADC图呈低信号,图C:箭头所指右侧桥臂CT图呈等密度。

5.脑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时间是否很久?‍

我院DWI检查作为一项单独的检查项目,时间仅需1min即可完成检查。此外,我院开展的脑卒中绿色通道,极大程度的减少患者就医、检查的时间,能够确保脑卒中患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