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医讯】齐市首例!齐医附属三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2023年7月9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了齐齐哈尔市首例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VR)植入手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水平迈上了国内领先的台阶,实现了在无线起搏治疗领域的升级再突破。

图片

图片

心血管内科团队手术中

图片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过程‍

无导线起搏器成功植入

患者为高龄男性,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七年前植入的传统起搏器电级导线磨损故障。近几年一直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传统治疗方案需在对侧重新植入新的起搏器,会面临囊袋血肿、感染、多根导线引发三尖瓣关闭不全等风险。

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对患者病情经过详尽讨论,考虑患者起搏治疗指征明确,在分析了患者情况和充分考虑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后,我院心内二科主任汤柏赞和刘灿君医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缜密的手术方案,采用最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植入。这款起搏器无需植入电极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解决了患者担心手术影响外观、感染风险大等忧虑。Micra VR无导线起搏器手术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无伤疤、无切口,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在哈医大二院李述峰老师的指导下,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手术时间仅有30分钟,患者术后反应良好,两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无导线起搏器是起搏领域的重大突破,新一代的Micra VR无导线起搏器,不但继承了第一代无导线起搏器的所有优点: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兼容1.5 T/3.0 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还通过算法革新,能智能感知心房信号,实现生理性的房室同步起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Micra VR无导线起搏器可以让更多心动过缓的患者,如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也体会到了无导线起搏器带来的额外获益。Micra VR无导线起搏器的整个手术过程时间短,植入成功率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相对传统手术方式更加良好。微创手术方式也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袋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成功实施,让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能够感受到精准医疗带来的益处,也体现了我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区域内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高水平诊疗服务的担当与使命。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我院努力的方向,未来,我院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良的信誉回报社会、回报群众,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心血管内科介绍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72年,是“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单位、“中国心衰中心”标准版认证单位、国家心血管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齐齐哈尔分中心、十三五国家重大慢病重点专项项目合作单位、齐齐哈尔市市级重点专科、齐齐哈尔医学院重点专科。现有五个病区,技术力量雄厚,在诊治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

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审查,进一步缩短了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门-球时间”,为七区九县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提供了最及时的救治。2018-2019年急诊PCI例数居全省第4位,全市首位,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开展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目前开展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例数每年近3000例。2022年5月,我院心衰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认证,标志着我院心衰中心诊疗技术、整合能力、管理体系已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体现了我院心衰规范化诊治内涵质量跃上了新高度,更彰显了我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2022年12月,牵头成立齐齐哈尔市心衰中心联盟。2023年,我院顺利通过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再认证。

自建科以来一直重视本专业前沿技术的发展,自1979年在全省领先开展了第一代体外携带式永久型起搏器植入术。此后陆续开展了大量的该项技术,在省内引起广泛的影响。自80年代便开展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近些年来,心血管内科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又先后开展了按需型心脏起搏器(Wl、AAI)、频率应答性单腔起搏器(SSIR)、生理型起搏器(DDDR)、植入型转复除颤器(ICD),并且技术水平日臻成熟。冠脉介入技术发展迅速。

心血管内科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一项,省新技术应用二等奖一项,省教育厅科研两项,并获市级指令性科研和指导性科研多项。SCI收录论文多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诊疗范围

心血管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复杂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难治性心衰,顽固性高血压等。

领先技术

1. 冠状动脉高危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

2. 呼吸机支持下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或)急性心力衰竭的高危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3. 冠脉IVUS超声探查术

4. 单、双腔ICD植入与程控技术

5. 三腔起搏器植入与程控优化技术

6. 希氏束起搏技术

7. 左束支起搏技术


撰稿:心内二科 汤柏赞 刘灿君 编辑:宣传科 林然 审核:心血管内科二病房 汤柏赞 宣传科 车琳 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