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名医风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齐医附属三院人事科副科长、影像教研室副主任王丽

推举医者风范

弘扬榜样力量

近日,“第四届齐齐哈尔医学院名医”名单出炉,我院王丽、邢立臣、任海、金立4位专家荣获“第四届齐齐哈尔医学院名医”荣誉称号。他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平凡岁月里不凡守护,在非凡岗位上默默坚守,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更好地发挥学院名医的模范引领作用,我院微信公众号特开设“学院名医风采”专栏,弘扬身边的榜样力量。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齐医附属三院人事科副科长(主持工作)、影像教研室副主任王丽的医者人生,领略她的医者风采。‍

王丽,中共党员、民建市委直属齐齐哈尔医学院支部委员会主委、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附属三院人事科副科长(主持工作)、影像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医学影像学专业,对肺小结节影像分析、腹部肿瘤影像诊断、大血管及心脏CTA诊断经验丰富,还擅长骨科创伤、肿瘤、先天变异等综合骨科疾病。现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委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黑龙江赛区临床技能赛项支持企业遴选专家评委、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医学影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建黑龙江省妇女委员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委员、《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省中西结合学会常务委员、齐齐哈尔医学会影像学会委员。

同时,她也是一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近20年的医务工作者。

不忘初心

影像中心是一个特殊的临床医技科室,工作节奏紧张,劳动强度大。她平均每天需要负责约 100-200份左右的CT报告签审工作,同时还要完成门诊日常问题处理、患者沟通、科室各种报表等工作。工作中,她经常会遇到对医学术语不了解的患者,担心自己的疾病会有危险,从而进行反复咨询,曾经有一位患者,连续几天来院咨询病情,面对患者问询,她始终面带微笑,热心解答,消除患者顾虑。她的耐心以及高超的诊断水平得到了许多患者的高度肯定。

除了报告签审工作,她还要每天帮助年轻医师、实习生和规培生解决疑难问题,指导他们完成报告书写。她经常像陀螺一样忙碌,听到几个医师同时求助“丽姐,快来...”“先来我这...”已经是科室内天天听到的特色小调,她却早已习以为常,并都一一详细解答,这也无形之中占用了她的很多时间,增加了工作量。

与此同时,她还担任着影像教研室和放射专业规培基地管理工作,负责着六个科室的教学运转及放射专业五个科室的住培工作运转。每天签审上百份报告的同时,加上教学、住培的具体工作安排、回应青年医师的召唤,她一年内按时下班的天数屈指可数。加班是常态,正点是意外,回家后还要完成自己科研论文的撰写、教学课件的制作,可她却总是能拿出百倍的精力挑起这些重担。

她拥有16年的教学经验,承担着《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学》《人体影像解剖学》等留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任务,并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其中2名毕业,2名在读;荣获了8项院级以上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5项三等奖,2016-2018、2018-2020学年,连续两届荣获学校“教学质量标兵”称号,还培养了大量优秀青年医生,其中白天医生和孙学佳医生更是多次斩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比赛奖项。

科研方面,王丽主持了省级课题3项、市局级科研课题3项、齐医学科学院面上课题1项以及校教育科研1项,指导研究生创新基金1项,参与其它科学研究工作若干项;参与了两部全国案例版教材编写工作,撰写了20篇SCI、国家级等学术论文,指导研究生发表一篇中科院2区、影响因子6.819的SCI论文,出版了8部著作和教材精编,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临床技能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及省级比赛,获得奖项。

牢记使命

2021年末,王丽从影像中心调到人事科主持工作,但她仍坚持奋斗在科研教学一线,时而为临床医生会诊阅片。人事科是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窗口。为了能够真正做到让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她坚持进行业务和思想教育学习,运用新知识提升主观能动性,力求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自到任的第二个月,她就着手准备了当年的职称评审工作。出身临床,她深知每年职称评审排队审材料、交材料的困苦。对此,她钻研工作流程,改革工作方案,让职称评审从当年开始就不再排队,得到了院内职工的极力称赞,医护人员从此不再为晋级排队而耽误医疗工作。

医院机关工作点多面广、资料繁杂、随机性大、应急性强,各类工作任务繁多,她在短时间内就适应了岗位需要,不断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把握工作节奏,同时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坚持原则、严格程序、全身心投入,得到了领导及同事们的肯定与好评。

从事医疗卫生事业近二十载,无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机关管理,她都满腔热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她和善可亲、富有爱心,时刻激励鞭策自己为医疗事业发展和创新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撰稿:宣传科 李宽 编辑:宣传科 林然 审核:李玉雪 宣传科 车琳 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