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卫健委组织实施的“组团式”援边行动号召,2023年春季,我院消化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郭佳佳,作为援边医疗队队长,与队员一起投身到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中。援边期间,她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解决对口支援医院医疗中的难题,努力提升医院消化内科医疗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对口支援医院有了长足发展,为当地百姓带来福祉……
《齐齐哈尔日报》对此进行报道:
“援边工作是一项艰巨、光荣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当我接到此项任务时内心无比激动,能够成为援边医疗队的一员,让我在兴安这片土地上充分发挥才能,以我之所学授之所用,帮扶到受援医院提高当地医疗诊治水平,我的内心充满无限自豪感和成就感。”对口支援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地区医院”)的医疗队队长郭佳佳,满含热泪抒发着她对援边工作的热爱与眷恋。
在地区医院开展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郭佳佳先后带领三批队伍共计14人,开展对口医疗支援工作,她用奉献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积极克服技术相对落后和基层医务人员缺乏两大难题,承担着全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为消化内科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为地方百姓解困惑、去病痛、降病魔,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力打造援边工作的升级版。
援边队员合影
做好医生 推动医院发展
“给当地带来先进医疗理念和亟需医疗技术,培养一支专业医疗队伍,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无私大爱为兴安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作为一名援边医生的最大追求。”郭佳佳一席话,不仅道出自身肩头责任的重大,也表明她愿意为对口支援医院倾情付出的家国情怀。
自从来到地区医院后,郭佳佳便以身作则,不仅积极完成日常诊治工作,还肩负起危重病人及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救治工作。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寒冷、饮食高盐,是消化道早癌的高发病区。但地区医院的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对早癌的筛查技术尚有一定欠缺,郭佳佳的到来恰恰给予很大弥补。
这天,一名56岁男性患者,在体检时通过胃镜发现其消化道早期病变,病理提示“低级别异型增生,未发现更重病变”,郭佳佳通过病人内镜黏膜实际情况并结合病理,建议其采取进一步内镜下微创切除治疗,术后患者病理提示:消化道早癌。早诊断早治疗让患者重获新生,这让患者及家属十分感激。为了提早预防,患者的爱人也进行了胃镜检查,发现她患有食管早癌,并得到了及时救治。
郭佳佳(右二)在医师节获得荣誉
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在大兴安岭地区的一年半时间里许多病人慕名而来,郭佳佳通过消化道早癌NEAR FOCUS联合NBI诊断技术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当地早癌诊断水平,造福了兴安百姓,还将消化道早癌诊断技术扎扎实实地传授给当地医生,取得一定成效,得到当地卫健委李玉成书记、叶琳主任,地区医院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初秋一天凌晨2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地区医院腔镜中心护士长致电:郭医生,这边有一个2岁食管异物的患儿,需要您的支援。郭佳佳迅速赶到现场获悉,该患儿因误食一枚圆形金属纽扣电池,卡在食管狭窄处,在全麻状态下,地区医院医护人员已经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救治,但进展缓慢。郭佳佳火速加入到治疗队伍中,她接过内镜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根据既往经验以娴熟的手法,用最短时间迅速将异物取出,患儿的母亲激动地跪倒在地并说道:“太感谢医生了,救了我孩子一命。”郭佳佳说,那一刻,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觉得一切辛苦和付出都值得了。
汗水浇灌促收获,笃定实干再前行。郭佳佳通过不断地努力与当地医疗团队精诚协作,援边期间她共计完成内镜检查及治疗2000余例,协助并指导完成首例大兴安岭地区2岁儿童疑难异物取出术,填补了该项技术的空白,同时参与搭建了院与院之间的消化道大出血诊治VIP绿色通道,提高了急诊救治率。在郭佳佳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腔镜室获得2023年度“人均创造价值最高奖”。
倾囊相授 培养科室力量
“像我一样的年轻医生是直接受益者,我们很多人可以不必出外进修,跟随支援专家一路前行便将技术学到手,可以更好地服务兴安百姓。”地区医院内二科医生郭天阳感慨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区医院腔镜室患者量较大,但内镜人才却十分匮乏,于是,郭佳佳在完成日常诊治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担负起为科室培养内镜医师的职责。在培养消化内镜年轻医生方面,郭佳佳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她表示,年轻医生有上进心和冲劲,但经验缺乏,所以她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则时刻在旁把关,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正是在郭佳佳的“传帮带”下,目前,地区医院消化内科的两名医生已能独立完成胃肠镜检查工作及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技术,大大地解决了内镜医师人才缺乏的实际困难。
郭佳佳(左一)指导当地医生开展胃镜检查
与此同时,郭佳佳还针对地区医院消化科临床疑难病例展开教学,提高医生对疑难病的诊疗能力,尤其提高标本送检意识,了解初治病人、复治病人诊疗策略。她先后开展主题讲课,针对消化内科临床疑难病展开教学,从临床实例出发细致入微地讲解,让医院青年医师受益匪浅。
当团队遇到比较复杂或棘手的病例时,尤其是危重消化道出血病人,更是一种技术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更多时候需要对病情处理上的沉着冷静,以及在内镜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郭佳佳总是为大家把关做最后的保障,给大家以信心与技术的鼎力支持。援边期间,郭佳佳先后获得“兴安最美巾帼援边先锋”和“优秀援边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下乡义诊 造福当地百姓
“医路漫漫永无止境,情系百姓不忘初心。”为了给援边地区带去更多的诊疗帮助,郭佳佳在援边期间深入新林、呼玛、塔河等地进行巡诊和义诊活动,不仅给当地百姓带去先进的诊疗服务,还将消化道早癌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当地的基层医生,获得当地同仁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受大兴安岭医学会邀请,郭佳佳还为全区卫生技术人员授课,普及消化道早癌相关知识,倾尽全力地在大兴安岭这片“他乡即故乡”的热土上持续播撒知识、播撒热情,以我院“厚德、精医、砺学、至上”院训精神,为大兴安岭地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舍小为大 青春绽放芳华
援边,不仅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郭佳佳为了更好地支援边疆医院,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彰显一名医者的高尚情怀。
用郭佳佳的话说,她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已75岁高龄,平时一个人居住,有眩晕症、经常会头晕,她又是家中的独生女,她前往大兴安岭地区工作,家中最大的牵挂就是母亲的身体。在大兴安岭忙碌的日子里,她只能在清晨或傍晚与母亲视频通话,询问母亲的生活点滴。
但年迈的母亲,却给了郭佳佳莫大的鼓励与支持。2024年临近春节前夕,她的母亲感染新冠,呼吸道症状很重,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母亲没有告知她病情,在家自行吃药治疗,但病情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郭佳佳知道后不得不请几天假回家带母亲前往医院进行治疗,看着年迈的母亲日渐佝偻的脊背和日渐消瘦的脸孔,她背过身去强行抹去那心疼的泪水。当母亲身体见好后,她又奔赴“战场”继续发挥医者的高尚职业技能。
“参与援边工作,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促进了个人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升华。”一年半的时间,郭佳佳怀揣满腔热忱,将责任和使命化作动力,用博大爱心与精湛医术表达对患者的关爱、诠释对生命的敬畏,与更多医疗工作者一同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医疗事业撑起一片湛蓝天空,激励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投身到援边工作中来,为祖国边远地区的医疗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链接:
郭佳佳,齐医附属三院消化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是齐齐哈尔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门脉高压联盟委员会 委员,她特别擅长消化道(食管、胃,结肠)早期癌症放大内镜+NBI诊断技术,胃肠道早癌剥离术(ESD),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EUS),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EMR、圈套等),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等消化道内镜技术。发表科研论著SCI1篇,国家级论文6篇,市级科研及教学科研2项,医学论著2篇。
(来源:齐齐哈尔日报 编辑:宣传科 林然 审核:消化二科 郭佳佳 宣传科 车琳 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