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医讯】齐医附属三院普外三科全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巨结肠(顽固性便秘)患者的微创治疗新选择

日前,我院普外三科邵学谦主任及其团队成功为一位巨结肠(顽固性便秘)患者实施了全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在巨结肠诊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为顽固性便秘的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服务。

我院普外三科邵学谦主任及其团队手术画面

成人巨结肠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类疾病,自1886年由Hirschsprung教授报道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以来,临床对其治疗已经有百年之久的探索,但是有碍于早期对其病因的认识不足,很多患者被误诊为成人先天性巨结肠,并未获得恰当的治疗。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巨结肠分类更为细化,从最多见的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成人特发性巨结肠,到比较少见的神经节细胞缺乏症(Ⅰ型和Ⅱ型)、中毒性巨结肠、医源性巨结肠、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综合征(Ogilvie综合征)等,发病原因不断得到明确。外科手术治疗成人巨结肠,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是临床医生难以准确把握的问题,甚至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经验水平的医生,手术方案的选择也是千差万别的。手术方式选择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病因、病情的轻重、客观检查的依据和医生团队的经验,腹腔镜技术的合理使用也能使患者获益。成人巨结肠并肠梗阻无论梗阻是否解除,都建议以手术治疗为主,文献报道手术方法有:Duhamel术、Swenson术、Soave术、金陵术等,目前对于手术方式尚无统一共识,但基本原则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的肠段,保留部分直肠以改善排便功能。

病例简介

患者范某,54岁,顽固性便秘,曾多次入院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长时间不缓解,腹部胀痛,脐周伴有绞痛,为进一步治疗,来到我院普外三科就诊后,以“巨结肠”收治入院。

患者病理诊断 

术前影像

介入置管后造影

肠梗阻导管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经介入团队留置肠梗阻导管(经鼻型、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由硅橡胶制成,富于柔韧性,有效吸引肠道内容物,充分减轻肠道压力、肠道准备,为患者能够行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我院普外三科邵学谦主任及其团队在手术室团队的协助下完成了全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便秘症状得到了完全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合影留念

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涉及区域广、跨度大,需要从根部结扎的血管数量多,相当于完成了几个大型的肠道手术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左半结肠切除术,术中容易出血,处理血管的技术要求高,需要手术医生极好的耐心、细心及极强的手术技能。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肠段切除、系膜裁剪、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吻合器械的进步,腔内吻合可减少肠管及系膜游离的范围,降低损伤肠管血供和功能的风险,减少对系膜的牵拉以及对切口长度的依赖等特点。因此,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正逐渐增多。全腹腔镜全结肠手术过程中还需阶段性改变术者、助手及扶镜手站位和患者的体位,改变主操作孔和监视器的位置,对术者的技术和团队的整体配合度要求较高,是一项难度大、极复杂的腹腔镜胃肠手术。目前,我院普外三科常规开展腹腔镜肝胆胰手术、腹腔镜胃肠手术、腹腔镜疝手术、腹腔镜处理各类急腹症(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的手术,为齐市患者提供微创手术平台。


科室简介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普外三科(肿瘤外科)腹腔镜技术开展的特色项目及常见服务范围:肝胆胰脾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肝囊肿、肝脓肿、肝脏肿瘤;脾脏及胰疾病需要外科手术者。胃肠疾病:急性、慢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肿瘤、结肠癌、直肠癌;肠粘连、肠梗阻;急性消化道穿孔;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疝疾病: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切口疝、各类复发疝等。甲状腺、乳腺疾病。

专家简介

邵学谦

普外三科(肿瘤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学术地位:

黑龙江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肝胆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结直肠专科联盟委员

齐齐哈尔医学会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齐齐哈尔医学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医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室电话:0452-2120742;2120193


(撰稿:普外三科 杨正鹏 编辑:宣传科 李宽 审核:普外三科 邵学谦 宣传科 车琳 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