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弘扬新时代南丁格尔精神,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加强高素质护理队伍建设,我院特推出“模范护理工作者”专题专栏,深入推进智慧化、人性化、创新型、有温度的护理服务,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融入护理实践全过程,激励全体护理工作者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机遇,以仁心守护生命,在提升服务品质中彰显使命担当。
高衍颉,中共党员,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四病房护士长。在34年的护理工作中,她兢兢业业,认真工作,多次获得优秀护士长称号,被称为“南丁格尔式的护士”。
心血管内科四病房护士长高衍颉
高衍颉曾在骨外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介入科、心血管内科等临床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她引入创新技术与方法:在全院率先进行电子病历与护理记录系统的开发及试运行工作,促进病例信息共享,减少错误,提高护理准确度。创新护理模式,并参与护理会诊机制等,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体验。
在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和认证过程中,她都作为工作组成员,负责质控工作。她参与规范了胸痛疾病的救治流程,与不同背景的专家交流通过协调多学科协作,提高了胸痛中心综合救治能力。2018年第一批次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的认证,2023年再次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复审。
高衍颉带领科室集中业务学习
她积极参加学院和护理教研室教育工作,按照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教学大纲,结合学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专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在护理宣教、技术操作等方面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制定个体带教计划,人性化实施带教方法。
她还积极参与护理科研工作,发表高质量护理学术论文3篇,护理专利一项,参与护理科研一项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医院药物配置中心的试运行试点期间、三甲医院复审的备检科室在临床实践中,她率先不断探索和创新护理技术,针对急重症患者的护理需求,开发出多项实用临床护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例如:介入术后患者加压止血夹摘除后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用胺碘酮患者的静脉保护等。并在科室内开展护理技术操作练兵和小比赛。
高衍颉参加疫情阻击战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虽然家里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但作为一名党员她主动请缨,在2022年带领33名医护人员奔赴呼和浩特抗疫前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不畏艰险,深入方舱中的隔离病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在呼市客运东站方舱医院进舱工作17天,总管理E区(204床位)、H区(19床位)。累计收入患者总数:400人(其中无症状感染:335人 轻症:65人),累计共出舱:218人。作为护理领队,她勇于担当,协调了各方资源,整体医疗、护理无差错,达到患者及家属满意,得到内蒙古患者的认可及表扬。
2022年12月,在疫情最严峻的闭环管理期间,其他医护轮换,而她在院坚守21天未换岗。她经常说自己是科室年纪最大的,科室的护士们还是孩子,大家身体健康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已经50岁的她还多次参加核酸市火车站采集队,采集屋是一个铁皮房,戴着乳胶手套的手几分钟就没了知觉,穿着防护服,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在2023年初,疫情全面放开,她拖着高烧39度8的身体一直坚守在病区。她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护士长,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她积极服务社会,参与义务献血连续5年参加义务献血共计1000余毫升。她组织参加公益体检、健康讲座等,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护理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高衍颉查房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有许许多多记忆犹新的故事。在消化科工作期间,经常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多少次患者大口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心内科工作中,遇到没有家属的急诊病患,她亲自用轮椅推病人做心电图、送到导管室做手术。有一次经验丰富的她发现患者已经没有意识了,她一把从轮椅上抱起患者,放到地面上开始胸外按压,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而她却发生腰椎损伤。患者感激地送来锦旗“护士长,那天要不是你一直看护我,我估计就没了”。
像这样的故事不止一件,有的患者来感谢,她反倒记得不太清楚了。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生命赴使命,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撰稿:心血管内科四病房 高衍劼 编辑:宣传科 林然 审核:护理部 宣传科 车琳 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