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保健医】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心肌”
心内一科 汤柏赞
刘大爷今年66岁了,是铁路退休工人,老伴儿去世5年了,有一个儿子在外地打工,自己一个人独居。6天前开始出现胸痛,在心前区,手掌那么大小的面积,一阵一阵的,闷痛,像被石头压着一样,快步走路或者生气时出现,休息后可逐渐自行缓解。因为症状能自行好转,起初刘大爷也没重视,没去医院看病,后来胸痛的症状逐渐加重,稍微一快走就胸痛的厉害,不敢动了,必须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才能好。后来听小区里的邻居说这是“心肌缺血”的症状,刘大爷就到我们医院来看病了。
在门诊做心电图提示严重的心肌缺血,冠心病,在大夫的劝说下住院了。接诊医生根据刘大爷的症状和心电图检查,依据临床经验判断,刘大爷应该是心脏血管(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行心脏血管方面的检查,比如做256层冠脉CTA或者冠脉造影检查,进一步了解心脏血管狭窄的程度。后来刘大爷心疼钱,又没敢告诉儿子自己有病了,坚持要求药物治疗。大夫对刘大爷详细交代病情后给予扩血管、抗血小板、抗凝、稳定斑块等治疗。
药物治疗以后,刘大爷的症状略有缓解,但仍时有发作,而且现在胸痛不光是出现在劳累时,休息不动的时候也偶尔有胸痛发作。此时医生考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稳定型心绞痛斑块不稳定,易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出现心脏突发事件,再次建议刘大爷进一步检查治疗。这刘大爷还是不同意。
后来有一天凌晨,刘大爷突发胸痛加重,持续不缓解,伴大汗、濒死感。值班医生张大夫立即给刘大爷做心电图,结果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当时刘大爷特别后悔地说:“张大夫啊,我听你的,早做造影就好了”。经与刘大爷的两个儿子电话沟通后,家属及病人本人均同意急诊行冠脉造影检查。凌晨4点钟,值班医生张大夫立即给邵海峰主任及导管室的医生打电话。半小时后,邵主任等人员赶到医院,急诊为刘大爷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右侧冠状动脉近段100%闭塞,经刘大爷同意后予支架植入术治疗,植入一枚支架,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刘大爷未再有胸痛症状发作,继续住院治疗十天后好转出院。出院以后,医生每个月都对刘大爷进行电话随访,老爷子状态一直很好,遛弯、买菜、做饭,收拾家务什么都不耽误。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了解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冠心病已经超越癌症成为了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经过多年的医学发展,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治疗手段更加多样。比如: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是由于个种原因,导致很多患者对冠脉造影或冠脉支架植入术特别抵触,不了解、误解,对医生的不信任,常常导致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本病例的刘大爷,如果他能在心肌梗死发生前行冠脉介入检查及治疗,预后将比现在更好。老百姓有句话叫“时间就是生命”,在我们心内科领域也同样有句话叫“时间就是心肌”。对于心肌梗死的病人,越早进行梗死血管的开通,坏死的心肌细胞就越少,预后就越好,这是经过国内外大规模临床实验所证实的。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医学,避免盲目或者错误的选择,延误病情或者留下遗憾。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也经常能碰到对医学不了解,甚至对医生不信任,最终导致病情恶化的事情发生,对此,作为医生我们深表遗憾。
相关链接一:心内一科特色技术
心内一科是市级重点科室,是齐医学院的重点专科,承担心内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科室先后开展了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等。目前开展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数量居全市第一,目前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开展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并且在慢性闭塞病变、左主干病变等高难病变的介入治疗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第一代体外携带式永久型起搏器置入术。近年来,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又先后开展了按需型心脏起搏器(VVI、AAI)、频率应答性单腔起搏器(SSIR)、生理型起搏器(DDDR),并且技术水平日臻成熟,手术成功率和数量居全市首位。
科室联系电话:0452-2697387 0452-2697381
相关链接二:心内一科邵海峰主任介绍
邵海峰:心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齐齐哈尔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擅长心血管系统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心血管冠脉介入诊疗方面,能独立完成急诊PCI、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等冠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冠脉介入诊疗例数位居全市首位,在省里名列前茅。在心脏电生理及起搏器置入技术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从8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的研究,为齐市地区广大患者节省了到外地就医的大量医疗费用。
邵海峰主任专家门诊出诊时间:周五上午,门诊综合楼三楼专家诊室出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