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血管外科以肺动脉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成功抢救一名肺栓塞患者,患者来我院抢救时双侧肺动脉栓塞,血栓累及双侧肺动脉干,诊断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时可能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经治疗后,恢复良好,胸闷气短症状消除。
这名男性患者于2月28日转入我院治疗,在转入我院2周前在当地医院做了右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一次活动中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继而意识丧失,在当地医院抢救后心跳、呼吸暂时恢复。当日晚7时家属将患者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患者虽然被抢救了回来,但是情况依旧十分危险,转院过程中又发生心跳骤停2次。
患者由急诊收入我院心内四科,家属及患者所反映的病症为,闷气短六个多小时,意识不清发作数次。入院后立即查体,完善一系列检查后,心内四科沈彦祥主任初步判断该患为肺动脉栓塞或急性心肌梗死,无论是哪种疾病,都会危及生命。心内科医师为患者做了冠脉造影后排除了急性心梗,患者被确诊为肺栓塞。(肺栓塞就是有血栓随着血流到达肺部,大约60%-70%肺栓塞患者的血栓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因肺栓塞所致的死亡率也逐渐上升,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1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后的1小时内死亡。)
因此,对于这位患者来说,当务之急就是立即实施手术,每一分一秒都十分的宝贵。我院心内四科和血管外科即刻进行会诊,行股静脉穿刺肺动脉造影并行右下肢深静脉的造影,发现患者双侧肺动脉栓塞,血栓累及双侧肺动脉干,即可诊断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时可能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立即手术。经过家属同意后,李喜春主任立即下达手术命令并亲自主刀,在董广龙医生、赵明宇医生及林树森医生的配合下,为患者进行了肺动脉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从左侧腹股沟位置顺入导管,经溶栓导管推入溶栓药物。通过导管向下腔静脉内植入过滤装置,目的则是在大的血栓进入肺循环前将其捕获,以免栓子脱落,造成再栓塞。溶栓治疗被认为是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顿时就感觉呼吸通畅了,胸也不闷了,见到患者转危为安,医生护士脸上都露出微笑。患者推出手术室后,连忙握住主任的手说“终于能喘上来气了,主任太谢谢您了”。
整个手术过程仅仅用了50分钟,在这场与死神较量、和时间赛跑的紧张激烈的战斗中,他们赢了。在之后给予抗凝、改善循环等支持治疗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14天后手术将滤器取出,并于术后三天出院。近日来我院复查,恢复良好,说手术之后再也没有胸闷气短的感觉了。
血管外科李喜春主任提醒大家:一谈起肺栓塞,一些人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相比之下人们更加熟悉心梗。过去人们认为肺栓塞是少见病,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病人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肺栓塞的病死率在西方国家居第三,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可见肺栓塞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针对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和血栓形成,应积极医治脚部感染和防治静脉曲张等。
因此,一旦发生急性血栓性静脉炎,应卧床休息,下肢减少活动,同时应用抗凝剂。手术和创伤后应减少卧床时间,鼓励早日下床活动,以免血栓的形成。
血管外科 胡欣 孟庆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