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立秋,立秋之后,天气渐凉,空气湿度降低,暑热未消,早晚温差变大,各种病菌也会趁虚而入,感冒、腹泻等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如何在立秋时节养生健体呢?就让“鹤城名中医”、我院中医科主任、教授吴平来告诉您。
吴平教授指出,进入秋季后,天气转凉,人体的消耗在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广大市民可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科学合理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结构,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她提出,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饮食上应以滋阴清热、润燥止渴为主,可多吃银耳、蜂蜜、乳制品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可选择黄瓜、西红柿、冬瓜等多汁蔬菜,以及葡萄、梨、西瓜等滋阴水果,一方面,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另一方面,有利于清暑降温,综合体内代谢的酸性产物,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她提醒广大市民,秋季胃肠道疾病多发,脾胃功能较弱的人若过食瓜果梨桃等寒凉食物,会导致腹痛、腹泻。
除饮食外,在睡眠、衣着和情绪这三方面,吴平教授给出如下建议:第一,进入秋天后,睡觉应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为了适应阳气收敛要早睡,早起则有利于肺气的舒展,防止阳气收敛太过;第二,秋天早晚温差大,要及时添减衣服,防止感冒,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第三,秋季肺气当令,肺气偏旺,从五行生克规律来讲,肺克肝,肝气是受抑制的,因肝起到调节人的心态、疏通气机的作用,因此秋季要注意调整情绪,保持良好心态,使气血通畅。
齐齐哈尔市卫生局授予我院吴平主任“鹤城名中医”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