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几毫米的微创代替过去的开颅手术,“机器人”根据计算精准定位病灶,并按照规划路线准确地刺入活检针……近日,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外二科在神经外科机器人的指引下,成功完成一例脑胶质瘤穿刺活检术,既弥补了影像学诊断对病变定性的不足,又避免了开颅手术导致的损伤。

影像3D融合建模

机器人取病理组织
30岁出头的小王体检发现双侧丘脑及脑干占位,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脑胶质瘤,肿瘤侵及脑干和双侧丘脑,手术风险极大,很可能引起偏瘫,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可是明确诊断需要获取肿瘤组织做病理学检查。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外二科主任吴卫东、副主任高风全及全科医生讨论后,决定利用神经外科机器人进行活检,不仅可以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而且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风险低、费用低。在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下,医生顺利完成穿刺活检,患者术后肢体活动正常,复查头CT颅内无出血,穿刺部位准确,术后第一天就可下床活动。
据悉,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实现精准、高效的治疗,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外二科引进国内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就像脑外科手术的“GPS”系统,不仅能提供精准手术定位,还可实现最优手术路径的选择和手术预案的模拟,帮助医生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定位到颅内的细微病变,实现精准的微创手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不仅可以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还可以应用于颅内病变活检。
自去年11月开展立体定向下颅内深部病变活检术以来,齐医附属三院神经外科机器人已完成多例脑干出血定位穿刺治疗及颅内肿瘤穿刺活检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神经外科的技术水平,对齐市神经外科微创治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