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落实齐齐哈尔医学院下发的《开展2022年附属医院平行病历书写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打造人文科室、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日前,我院成功举办了平行病历竞赛。通过医护人员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他们积极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探索疾病背后的故事,细致入微的开展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实现疾病、生活意义重构,让医学人文更有深度和广度。4月13日起,我院将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平行病历赏析】专栏,对获奖的优秀平行病历进行展示,与您一起分享医患之间的真实故事,共同体会讲述者的医路历程与感悟,点亮人文之光,传递医学温情。
今日推送我院平行病历竞赛二等奖获奖作品:
敢于担当 为生命护航
—— 普外三科 代德福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耳边响起,我急忙接起电话,电话对面传来紧急会诊的消息,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即飞奔而去。
床头监护仪闪烁的灯光,照映出一位面色苍白的古稀老人。嘀嘀..嘀..监护仪的声音和患者的呼吸混合着、就仿佛秋风吹下了落叶的声音。我轻声呼唤着老人的姓名,他缓缓睁开双眼,用渴望的眼神望向我,“老大爷、我是普外科医生,过来给您会诊,请您配合我进行查体”,此时老人已气息奄奄,老人的女儿协助配合完成了查体。此时患者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已不足60g/L,且患者胃内存在活动性出血,告知老人和家属,此时的病情危重需要转到普外科行手术治疗,老人的女儿表示自己的哥哥未在现场,需要与哥哥商量一下,未作出明确的回答,此时我再次向她阐述了病情的严重性和危急性,老人的女儿理解后同意转科治疗。与值班医生交代立即转科后,我迅速返回科室为其准备病床。
这一天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平凡的一天,而对这位古稀老人却是关乎生存和死亡的一天。
老人转到普外,我们就多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很单纯,不会因为年老而怠慢,不会因为病情复杂而迟疑,在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与死神开始“夺命”!
不出所料,老人出现了失血性休克症状!开通静脉通路、吸氧、多参数监护看似复杂的操作,在我们的手中行云流水,老人的血压、血氧持续下降,我们心中一口气就那样提着,提着....升压药物治疗、加大氧气流量,面罩吸氧...老人的女儿已经瘫软在地,泣不成声;护士长刘一迪扶起家属,紧紧的握着她的手,将力量无声的传递给家属。
老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脏骤停,ICU急会诊马上到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现场抢救秩序迅速启动,抢救小组开始胸外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等,经过4个循环的CPR,监控仪器传出了老人规律的心跳声,抢救小组的同事满脸大汗的相视一笑,提着的那口气,终于稳稳落地。
老人的女儿见证了抢救的全过程,她握着我们的双手,哽咽得连话也说不出,只是一连串的“谢谢、谢谢”。
转眼已经到了深夜,漆黑的夜里医生办的灯光仿佛给患者带来了丝丝希望。抢救成功只是暂时挽回了患者的生命,可消化道出血问题仍未得到最根本的治疗,如果不能彻底止血,老人必然油尽灯枯。老人的病情及后续的治疗问题萦绕在邵学谦主任的脑海。
此时需要分秒必争的决定手术方案和治疗措施,而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基础疾病较多、本次失血性休克较重、各项基本指标很差,手术对老人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医生也将承担极大的医疗救助责任和手术后并发症带来的风险,加之老人子女对救助成功又有很大期望,诸多因素如天平上的砝码,忽高忽低的左右着邵学谦主任的判断和定论。
与老人的儿子沟通病情时,发现这个中年男子眼中带有些许绝望。他说“在我们县医院,老人已经被通知病危了,来到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哪怕希望渺茫,我们也想救治我的父亲”。同样身为人子的我能够体会到他内心最后的坚强。
“救父亲”是一个儿子最真实的愿望;
“救患者”则是一个医生最起码的良知。
面对老人家属的积极态度,在老人生死抉择面前,邵学谦主任当机立断,只要老人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在纠正失血性休克的同时,进行了这次争分夺秒的“抢夺战”。
手术前,全体医务工作者好像被按下“快进键”,术前准备、沟通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签署,一气呵成分秒必争。
当手术室的无影灯亮起;
当邵主任绿衣执甲,列阵战场;
当手术室门外的家属开始屏住呼吸;
当老人在手术台上,安详的睡去,一场手术就这样开始了。
术中探查发现胃角处有一约2.8*3cm的巨大溃疡,质硬,侵犯胃壁全层,决定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一步一步有序的进行着。
手术的成功让整个医护团队大振士气,比医生更高兴的是敢于一搏的家属。
当次日的阳光如约升起,老人睁开了眼睛,他有意识的看看窗外,又看看我们“阳光真好,我又活了过来,谢谢你们啊孩子,谢谢啊”,白发老者的皱纹中露出了久违的微笑,那滴眼泪也顺着眼角滚烫流出....
老人的身体逐渐恢复,精神矍铄,患者痊愈出院了,出院这天老人换上了干干净净的衣服亲自来到办公室,感谢邵学谦主任及各位医生,护士的照顾。眼角激动地流出泪花,紧紧握住邵学谦主任的手,老人非要鞠躬表示谢意,邵学谦主任拦下了。老人的儿子真诚地写下了一封感谢信,同时握住邵学谦主任的手,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和感恩,述说着对医院对主任的感谢和救父之恩,也分享了本次住院的体验和感受。老人的儿子说,“在附属三院普外三科住院,我们感觉到了温暖,感觉到了医生的伟大,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感受过的,谢谢你们”。


回首这位病人的救治过程,真的是惊心动魄。我们坚定不放弃,密切关注,抓住了失血性休克、导致的生命流逝和紧急抢救生命体征短暂趋稳之间、转瞬即逝的交叉点及时施救;输血科克服巨大困难,短时间内筹集了12单位红细胞,1200ml血浆;麻醉科手术室更是用争分夺秒的高效高水平的工作通力配合才创造了这生命的奇迹。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邵学谦主任的医者担当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医生奋力前行,我也将秉承着这份担当,为医疗事业奋斗终生,为患者安康保驾护航。“医者有担当,患者肯相信”,才能促使社会医疗环境、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在疫情期间,仅以此文献给在抗疫工作中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我们身穿白色战衣,是无数个家庭的守护者,我们用生命救治生命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我们这身战衣是祖国的骄傲,是人民的骄傲,更是你自己的骄傲。白衣战士,你的名字赋予你无限的力量,是你敢于担当、为生命保驾护航,期盼疫情早日结束,愿每个人幸福安康!
作者介绍

代德福
普外三科 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