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落实齐齐哈尔医学院下发的《开展2022年附属医院平行病历书写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打造人文科室、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日前,我院成功举办了平行病历竞赛。通过医护人员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他们积极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探索疾病背后的故事,细致入微的开展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实现疾病、生活意义重构,让医学人文更有深度和广度。4月13日起,我院将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平行病历赏析】专栏,对获奖的优秀平行病历进行展示,与您一起分享医患之间的真实故事,共同体会讲述者的医路历程与感悟,点亮人文之光,传递医学温情。
今日推送我院平行病历竞赛三等奖获奖作品:
手心里的温暖
—— 神经内四科 刘晶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都知道,在人体解剖结构中,手是独一无二的,手需要足够灵活控制手指和拇指。手的正常功能要基于合适的力量,精细的动作的完成也需要手的配合,而这里是手掌,老百姓也会称之为手心,这里有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因此手经常被称作是人类心灵的桥梁,它会因为爱,架起你与他人之间的桥,而手心,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感受爱。下面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关于手,关于爱的故事。
时间回到2021年09月07日,那是一个忙碌的下午,我在神经内科诊室,正在询问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突然,外面有人大喊,“有人晕倒啦!”出于职业敏感,我一边往外面跑,一边和正在就诊的病人喊道“等我一下”,而那个病人非常的通情达理,一句“快去吧”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
跑到患者身边,只见患者倒在地上,意识不清,颈动脉搏动尚可,呼吸尚可,未见四肢抽动,呼之不应。而患者身边却没有家属。这可怎么办?两位导诊护士跑来推来了平车,我们把患者抬到了平车上。我指导患者应该立即查头CT,所以,没有犹豫我们推着车就向急诊CT室跑去。这时候,患者80多岁的老母亲出现了她瑞跚着走来,向我们诉说着这次就诊的经历。原来,这个患者出现四肢抽搐症状已经7天了,症状间断出现,就诊于我市其他医院,因抽搐控制不好出院。半个小时的就诊于我院门诊,之后就发生了开始的一幕,再之后您就会就看到,在我们医院二楼的长廊里,奔跑着几个人,两个护士推着一个平车,上面是我们那位意识不清的患者,后面是一位医生,手里拿着患者的行李并且搀扶着一个蹒跚着的80多岁的老人。
终于头CT做完了,患者的意识仍处于模糊状态。两位护士将患者和她的母亲送入病房。还记得当时天气不热,但是我已经周身是汗。
办理了住院手续后,科里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立即给患者安排脑卒中绿色通道的核磁检查。在医生和护士的陪同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并安返病房。16点18 分,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不清,双眼向左侧凝视,肌张力增高,给予静脉应用地西泮后,患者意识转清。之后我们应用了改善微循环、抗癫痫、吸氧等一系列的治疗手段,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就在一切治疗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我却遇到了又一个难题。那天我查房,患者的状态是不错的,可桌子上的食物,却让我心里很难过。这娘俩,没什么生活来源,生活拮据。大娘和我说,这次她女儿来到医院治病的钱,本是她的手术费,她的肾囊肿已经非常大了,对周围的器官已经造成了压迫。但是她已经没有钱来为自己做手术了。她说她的手术可以不做,但是她女儿的病是必须要治的,这就是母亲,天下的母亲应该都是如此吧。大娘还与我谈了许多她家的事情,生活怎么变得如此凄苦的。我听了,非常同情,也很是难过。而此刻,在桌子上,我只看到了一个盒饭,大娘说这个盒饭是给女儿的,她年轻,需要补充营养,大娘吃的却只是咸菜和饼,咸菜还是邻床患者给的。怎么这么难啊!我的心里真的非常酸楚,作为一个80多岁的老人,要是在我们的家族里,她一定是被儿女们、孙儿们孝顺着,宠爱着的。她不会缺少吃喝,也不会为了钱发愁成这个样子。我心想,一定要为大娘做点什么。晚上的时候,我与爱人在夜市里买菜,路过街边的一家烤鸭店,脑海中出现了大娘啃着干巴己大饼的画面,我和爱人说了那个患者和大娘的事情,然后毫不犹豫去买了一只烤鸭,他非常赞同我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又买了一些水果和黄瓜。第二天,当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大娘的时候,大娘非常的感动,她把我的手放在她的手心里,亲吻着我的手,真的,当手心里传来温暖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与她的心特别的近。大娘一定要给我钱,当然这个钱我也婉言拒绝了。我想作为一名医生,面对着这样贫困且艰难的患者,能为他们做一点什么也是应该的。
经过一周的精心救治,患者病情被控制住,好转出院了。
在整个的救治过程中,我付出了真心、爱心和责任心,但是我觉得我收获的更多,我收获了内心的满足,收获了大娘对我的信任,收获了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被患者认可的感动,而且这些也印证了我,作为一名党员和一名医生的初心使命,一直未变。

刘晶
神经内四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200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神经科硕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神经内四科副主任、神经内科规培基地教学主任。曾参与《神经病学》、三导向等教材编写,论著3部,SCI 文章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多篇,主持市指令性科研1项,指导性科研1项,教学科研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