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医者说】发热居家 护眼办公 巧用穴位

居家办公用眼多,不知不觉眼疲劳,

网课娱乐紧忙活,眼周穴位要记牢。

发热居家办公的这段日子,大家是不是或多或少觉得眼部稍有不适,下面咱们这就来介绍几个好找好用的眼周穴位。

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1、睛明穴: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2、攒竹穴: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3、鱼腰穴:瞳孔直上,眉毛中。

4、丝竹空:在眉梢凹陷处。

5、太阳: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6、瞳子髎:目外眦旁,当框外侧缘处。

7、球后:眶下缘外1/4处。

8、承泣穴: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9、四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居家办公期间,我们可以经常按揉这些穴位,来疏调眼周局部气血,益气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当然,除了眼部周围,人体还有很多穴位比如风池穴、光明穴、、养老穴、耳垂眼穴等。

明确了穴位,那我们如何操作呢?

我们可以以按揉相应穴位为主(这里要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力度适当,不可过轻,也不可过重,以感到酸胀为度。每次大约10分钟左右,每日2-3次。

例如:

1.按揉太阳穴配合刮上眼眶:闭目,用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的太阳穴数分钟,期间配合刮眼眶,双手食指弯曲,用双手食指中节部位由内向外重复刮眼眶数次。在攒竹、鱼腰、丝竹空等穴位,可稍作按压。

2.分别按揉睛明穴、承泣穴、球后、瞳子髎:闭目,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揉上述两侧的穴位数次。

3.按揉四白穴:闭目,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四白穴数次。

4.配合眼球运动:闭目,可按上下、左右、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方向做有规律的眼球运动数次。

5.掌心熨目:手心搓热捂住眼睛数次或数分钟。

当然,如果您觉得过程繁琐,那不防重拾上学时期的眼保健操。

此外,除了按揉眼周穴位,我们还要注意以下这些:控制用眼的时间,多眨眼多休息,注意看书、看电脑的姿势,调整电脑或手机屏幕的位置、亮度,调整室内灯光的亮度,注意眼部卫生,保护好颈椎,避免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等等。

最后愿大家都能保护好眼睛。

【温馨提示】以上方法,适用于用眼过度或休息不好的人群,如果您的眼睛不舒服不是由于用眼过度或休息不好导致的,或者本身有眼部疾患的,或有眼红、眼痛、视力受到影响等其他情况的,还是需要尽早到眼科就诊,接受正规的诊疗。

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位于门诊大楼2楼,历史悠久,自1953年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中医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护士1名;中医科现分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两个治疗专业组,是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团队。全科人员均具有较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各有专长,甚至一专多能;能熟练地将中医辨证与辩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中药与多种治疗相结合,在综合性医院中体现出特色和互补作用。在预防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中医内科经多年临床实践,对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病,慢性肠炎,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早期肾功能不全 , 泌尿系结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风湿,中风后遗症, 神经官能症等均能采取正确诊治。妇科的月经病,盆腔炎,保胎,异位妊娠〔未破损期和已破损期的包块型〕,更年期综合症;男科的性功能障碍,精子成活率低;外科术后胃瘫,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皮肤科的荨麻疹,湿疹,痤疮,带状疱疹;五官科的过敏性鼻炎;心理科的焦虑,抑郁状态等均能通过四诊合参,辩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在预防保健,亚健康状态,延年益寿等方面中医药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外科擅长对颈椎病,眩晕症,胸痛症,背痛症,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疾病及各种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小关节紊乱,错位等治疗,运用临床整复手法及正骨复位的疗法能取得满意疗效。对肩周炎,腰椎骨质增生,腰腿痛,各种关节炎,腱鞘炎,前列腺炎,静脉炎,乳腺病,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软组织损伤及心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出血,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运动创伤,烧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脑瘫,断指再植术,关节成形置换术,周围血管性疼痛等的康复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对小儿先天性斜颈,便秘,泄泻,佝偻病,脊椎畸形,侧弯等疾病的治疗亦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运用中医中药熏洗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椎骨质增生,各种关节炎,风湿,类风湿,软组织损伤,足跟痛,骨折,创伤,烧伤的关节强直等疾病疗效较好。运用中药四黄膏治疗骨髓炎,痛风,疮疡疖肿亦取得满意的疗效。

在工作中,全科上下,一直用诸事皆可实验,唯生命不能重来做为自己的行为准绳,工作踏踏实实,认真负责,把和谐的医患关系,精湛的医疗技术,当成我们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