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医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近日,我院召开教师座谈会,副院长刘忠锦与各教研室主任、各住培基地负责人、科主任及教师代表围绕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讨,聚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学管理等核心领域,凝聚共识、共商对策,为提升教学质量注入新动能。
副院长刘忠锦参加座谈会并讲话
座谈会现场
会上,教师代表围绕研究生培养中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重点关注待遇保障、科研资源、临床与科研融合等方面。针对有执业证研究生承担临床值班却缺乏相应待遇的问题,与会人员提出应建立合理的补助机制,以激励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科研资源不足、导师指导能力待提升等问题也被多次提及,部分教师反映,研究生课题开展、论文发表因经费和外部指导欠缺面临困境。
对此,副院长刘忠锦表示,我院将优先解决研究生待遇问题,计划通过医院与科室协同发力,为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提供补助,保障其基本权益。针对科研资源短板,将进一步加强与校本部、哈尔滨医科大学以及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专家指导力量,拓宽科研思路,并整合院内资源向重点学科倾斜,助力研究生课题研究与能力提升。
如何贯彻落实“2+3”教学改革也成为讨论焦点。医院现有3届本科学生近1000人,如何深细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思想,让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到真正提升;如何兼顾理论学习提升和实践技能锻炼,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部分本科实习生因专注考研,参与临床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平衡实习质量与升学需求,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副院长刘忠锦表示,医院将坚持贯彻“2+3”教学模式改革,落实“导师制”,创造更多接触临床的学习平台。针对毕业生将采取“尊重需求与明确底线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尊重学生考研意愿,允许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另一方面明确底线要求,考研结束后需严格回归实习,确保临床技能训练达标。同时,他要求各科室将执业医师真题融入日常带教,利用早交班、小讲课等环节强化考点讲解,兼顾升学需求与临床能力培养。
针对教师提出的教学支持需求,座谈会梳理了多项改进方向:加强导师培训,提升科研与教学指导能力;优化教学活动安排,平衡临床工作与教学任务;拓宽资源渠道,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提供更多支持。
副院长刘忠锦强调,教学是附属医院发展的核心支撑,学院将持续完善教学保障体系,推动教学与临床、科研深度融合,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下一步,我院将根据座谈会意见,细化解决方案,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凝聚全院力量共促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积极落实各项部署,立足岗位深耕教学,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教务科 王佳莹 编辑:宣传科 林然 审核:刘忠锦 宣传科 车琳 商常青)